“我给艾高峰同志的建议,是要把大宁发展成静江全省的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全省其他地方买不到的东西,在大宁必须能够买到。在全省其他地方能够买到的东西,在大宁要具有价格优势和流通优势。”
“我认为,这个定位,对于宁州而言,也是适用的。”
“我们每年,都要在宁州召开许多全省性的会议,各行各业的精英,每年都要来宁州好几回。这些人,其实都是我们的争取对象。”
“所以呢,我个人认为,宁州要优先考虑发展商贸,第二个就是要优先考虑修路。”
“大宁已经在建大型商贸中心了。”
“方书记,这个商贸中心,不是我们以前的那种百货大楼,而是一个综合体。里边不但有百货大楼,还有各种各样的商店,饭店,甚至还有电影院,录像厅这种玩儿的地方。”
“这个商贸中心一旦建起来,就是大宁的地标性建筑了。”
“方书记,我建议啊,这样的商贸中心,在宁州也可以搞。不是搞一个,而是搞三个以上。”
“另外就是批发市场。”
“大型的批发市场,可以最快地汇聚人气,把全省的人流,物流和资金都吸引过来。因为我们先搞起来了,很多外地做生意的,都会跑到宁州来‘占地盘’。这样一来,人才有了,商品有了,资金也有了。”
“宁州作为省会,就是要发挥这样的虹吸效应。”
“与此同时呢,这些商贸中心,批发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城市最好的宣传窗口。凡是到过宁州的人,只要他逛过商贸中心,他回去之后就会给我们宁州做宣传,宣扬我们宁州的热闹繁华,反过来又能吸引更多的人到宁州来寻找机会。”
说到这里,刘弘毅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东北部某邻国。
他们经济很不发达,却集中了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可用财力,堆积在首都,硬生生打造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来,这就是名片,证明其统治者的丰功伟绩。
不得不说,这种手段,用在政治上,也同样有效。
一个城市的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除了数据,还有市场的繁荣度。
没有什么比大型商贸中心更能彰显一个省会城市的繁华了。
方自牧的眼神已经变得亮晶晶的。
毫无疑问,他已经想到了这个好处。
能够担任省会城市第一书记的人,眼界和能力肯定不会太差的。以前只是想不到,现在经过刘弘毅的提醒,他自然就能想到了。
“另外一点就是,为了确保人流物流资金流顺畅,我们还要抓紧时间修路,在政策上也要尽量放开,尽可能的吸引更多的人财物流向宁州。”
“方书记,这是短时间内,最快振兴宁州经济的办法了。”
“好好好,弘毅啊,与君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