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团多元化!
哔哑迪集团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很多集团在发展到瓶颈之后开始多元化,都是磕磕碰碰并不顺利,有些甚至是进行得很失败,最后不得不缩回去。
而哔哑迪集团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多元化,有一种进一行就成一行的感觉,多元化无比的成功,尽管外人不知道这里头付出了多少的代价,又经历了多少的难题,最少人家取得成功了。
“现在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多,已经不像十几年前的那会一样,未来也是智能的时代,而智能时代就离不开芯片!”
王专禄进入正题,以智能时代与芯片的关系作为起始,更是简单明了的道出此行的真正目的:“哔哑迪集团也在早年就开始布局芯片行业,只是进展很缓慢!”
“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最少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花费更多的时间,哔哑迪集团全体有信心,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也会坚决的投入到研发之中!”
“但是…最终的制造端,还是可遇不可求,光刻机始终是无法绕开的难题!”
王专禄已经说得很明显,跟聪明人说话,不需要说得太通透,他该表达的意思已经表达了,尽管含蓄了一些。
“王总是想要购买光刻机吧!”
许凡也不能不配合人家,眼下翻新系统还有不到六个小时的时间就升级完毕,他是尽管的将剩下的9台光刻机翻新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就卖掉回笼资金,自然是来者不拒:“泥康公司的光刻机,终究还是比艾司摩尔公司的要差许多,不过极限能够制造14纳米芯片是必然的。”
“退一步,制造28纳米芯片,更加没有问题,如果是应用在汽车上的芯片,也不需要到达这个程度,别说是200纳米,就算是300纳米的芯片,我想应用在汽车上的,也是足够了吧?”许凡最终还是问出了他的疑惑。
这就是芯片市场的最真实写照!
哪怕是最高端推进到14纳米,可是在十几年前,甚至是二十几年前的300纳米,200纳米的芯片,到现在依旧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就因为芯片应用的领域太广了。
好比现在14纳米最先进的芯片,都是应用在手机上,毕竟手机只有那么小,你的芯片太大的话,也塞不进去!
再次一级!
就是pc端,也就是电脑芯片了,即便是80纳米,作为电脑芯也是足够的,再接着就是智能电视,用100纳米开外的芯片,也没有问题!
而汽车芯片更是如此,再大也没有问题,毕竟空间充足,完全可以塞进去,你的生产工艺不行,就往大的去制造,硅圆晶越大,能够塞进去的晶管就越多,自然能够达到正常使用的标准。
不同的生产工艺,应用在不同的行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