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蘅回道:“老师,这西瓜,可以分为早熟晚熟。不同时间种下,成熟的时间也不一样。这样就能保证在4-8月的四个月里都不断的有西瓜成熟。老师您觉得是一次性把西瓜全进贡上去,还是四个月里不断进贡上西瓜,更能让皇上记住咱们?”
(古代的年月,说的是农历,4-8月大约相当于现在阳历的5-9月)
武通摸着胡须哈哈大笑:“承平,想的不错,甚好!甚好!自然是不断的进贡,让皇上天天吃咱们的西瓜,更能让圣上记住咱们的好!”
李蘅又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西瓜这东西不宜长久存放,容易烂掉!所以给老师送去的西瓜是我培育的早熟品,为的是让老师拿去先行送上去,把贡品的事弄好!等这一来一回的,贡品的事宜敲定,圣旨下来,最少要半个月到二十天,正好这地里的西瓜就熟了一批,献给皇上。这样皇上和后宫的娘娘,那些达官贵人们就能不断吃到新鲜好吃的西瓜。而不是熟透快烂掉的!”
“好!好!”武通不断点头:“承平,你想的周到!你现在做事越来越心思缜密,为师很欣慰!”
“谢老师夸奖!”
又看了一会,武通和李蘅起身离开。时间已经到晌午,李蘅自然是招待武通在自己家用饭,武通欣然答应。
坐席时,李蘅和武通,以及村长,几位族老坐主桌。自持是李蘅长辈的三舅赵恒卓也想坐主桌,却被李蘅以人多为由,安排在了一旁的宴席上。这又让他面色不好看,心中腹诽,只是武通这个县令在,他也不敢造次。而李蘅那一主桌,除了李蘅,武通,其他都是李家庄子有身份的村长族老,他也自认谁也得罪不得,只能生闷气!
酒席除了各种鸡鸭鱼肉,还上了李蘅特产的平菇,味道鲜美之极,让武通赞不绝口。
酒过三巡,武通兴致很好:“承平啊!你现在虽然家业振兴,但是这学业也不可荒废。这考取功名才是我辈读书人的根本啊!”
古人的官本位思想是相当根深蒂固的,在多数人眼里,家财万贯,也不及一个九品小官更让人看中。
李蘅自然不会硬要跟大时代的主旋律唱反调,笑道:“说到这!学生正好也有事要禀告老师!昨天忙着和恩师,芜菁兄谈论进贡的事。把这事忘了!”
“哦,什么事?”
“是这样的,老师所言甚是。我也想着这学业大事,准备参加来年的春闱。考虑到学业荒废了几年,正好有半年时间可以找补回来。”
“好,好,不错,正该如此!”武通大喜:“承平,考试的事,可是有难处?”
李蘅道:“这春闱考试,报名的事,早一个月前就完结,学生那时候还未醒悟,错过了时机!”
“哈哈!”武通大笑:“我当是什么事?这事我来办理,这报名的名单尚在县衙,正好过两日才送往府衙!你是我武通的学生,添个名字而已。不要说这名单还在县衙,就是到了府衙,为师去找一趟知府大人,这点面子也还给的!”
“如此,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