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原名“娇耳”,传说是由天朝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一种食物,或者说药物。
据传,东汉末年,纷乱四起,群雄割据,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医圣张仲景在冬日里,发现许多穷苦百姓因为耳朵冻伤而痛苦不堪,他便发明了一种食疗的方法,以面皮包裹羊肉和药材,煮熟后将其和热汤一起服下,用来治疗这种耳朵冻上的情形。
像这种民间传闻,一般都不能细细去想,否则很多咱们小时候听老人说的、从网站上看来、短视频里听到,并引以为常识的东西,很可能就会被这种思考所推翻。
就以张仲景和饺子的故事为例,这事发生的年代,东汉末年,是一个典型王朝崩坏的时期,人民的生活质量是非常低的,具体低到什么程度呢,有些观众可能没什么概念,
岁大饥,人相食,这六个字就是比较贴切的形容。
别说百姓了,就连曹老板的军队中,都有拿人肉做军粮的事,而且事后居然还没几个史官拿这事大书特书,可见在那个时候的人,对于“吃人”这种事的接受度比较高,或者说已经司空见惯了……把宿傩放在那会,最多也就是算个口味比较‘重’(他吃生的)的普通人罢了。
那么,另外那些口味没那么重的,比较普通的,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百姓都吃些什么呢?
总结一下就十四个字,粗粮野菜藜麦饭,米糠麸皮窝窝头。
您还别不信,就汉朝时候那会的粮食产量,即使不是战乱的时候,普通百姓常吃的也就这些,而且还都是陈粮,也就是前一年剩下的粮,只有秋收的时候能吃点新鲜的。
当然,那种比较精细的面粉肯定也是有的,但都十分昂贵,普通人即使消费的起,也肯定没法当做‘主食’,像现代那样做什么白面馒头,面条之类的就更别想了,最多做饭的时候掺些进去,让那些本来难以下咽的粮食,更‘柔和’一点,别那么割嗓子,也就够了。
而到了战乱年代,就算想吃点米糠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战乱四起就意味着人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再加上这会又是瘟疫横行,天灾不断,能填饱肚子都是种奢望了。
所以说您想想,那年头冬天能被冻伤耳朵的会是些什么人呐?不是冬天里还得出去干活维持生计,就是些连柴都烧不起的穷苦人家,像这种人,他们大概率是吃不起羊肉的,更别说那种磨成粉,十分精细的面粉了。
就像某位很爱行善积德的张长林说过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即使是医圣,也治不了这种病,所以说,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即使真有这么个方子能去给人治冻坏的耳朵,那些冻坏耳朵的人显然是负担不起这份‘药方’的,有这笔钱,买点碳在屋里点上,比什么药都好使,而那些买得起肉和面粉的人,自然也不会被冻伤。
当然,传闻是这么个传闻,具体有几分可信度,各位也可以自己琢磨琢磨。
这种食物,因其形状酷似耳朵,最开始的作用也是用来治疗耳朵,故名“娇耳”,又因为其形状不够圆润,看起来很扁,在古时候的某些地方,也被称作“扁食”。
经过漫长的时光,这种食物慢慢演变成了如今的饺子,在物质逐渐丰富的现在,饺子不再被用于治疗冻伤,故而其馅料也不再局限于羊肉以及固定的药材,什么牛肉大葱,猪肉香菇,鸡肉玉米,韭菜虾仁等等等等。
不论如何,即使馅料跟随着食物的日益丰富而不断变化,饺子仍是天朝人民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