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后天又有中雨,杞农把天气预报当作\"圣旨\"一样,开始快马加鞭般地给摘工们下令,这不得不难为,不得不\"催促\",但是,我们亲自带他们早上六点出,晚上八点回,十四个小时\"卖力\"的劳作,两根\"柱子\"一双手,像是账房先生的算盘珠子,不停地的来回摆动,两个半小时一筐果,汗水浸透了衣裳,红色的火焰将他们照亮,夺回来的时间,解除的是我们内心的紧张与慌忙,一个月过去了,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应得的报酬,胜利\"班师″,今天回想起他们十一个,回民\"兄弟\"一样,摘田地红云,镶嵌翠绿清香,以一文表彩色,他们的形象此时此刻跃然纸上……
7月上旬,是枸杞开始采摘的季节,站在埂边地头,一眼望去,红彤彤的宝石,散发着一阵阵的希望,看吧!我们一家五口人,拎着一个个篮子,树下有我,闪星极光,树下有我,日月灿烂,树下有我,绿海红廊,我想速写,又想描红,也许只有在采果的季节,我才想起势单力薄,也许只有在采果期间,才能感触到众志成城……
到找摘工的火侯了,二壮哥给我介绍了十一个摘工,要我去接,他们是宁夏永宁县的回民,他们一个个穿戴整齐,朴素大方,行动自如,和我们谈笑间既成契约,工期一个月成了前提,每一斤一块四成了工价,来回车费说好,因为他们有民族习惯,所以另起炉灶,这一切谈好说定,他们便急切地奔赴枸杞园,开始了\"手舞足蹈\",篮子″生机勃蓬\",而他们一个个\"如饥似渴\",展开了一场生龙活虎的竞赛,看着一颗颗硕大的宝贝顺流而下,我的眉头舒展了,爱人的心也开朗了,一个个陌生的面孔成了熟识的笑脸,进门的客人变成了知心的朋友,原来他们是十一个人是三家人,姨娘亲带领\"兄弟姐妹群\",马从花今年五十岁,微胖而干净利落,携儿媳李亮英,孙子孙女罗建荣,罗建国,罗慧,看吧!,两行排列整齐的杞树罗布了他们的阵容,而杨彩花和女儿李芳,李欣可是开路先锋,微风拂过的枝条,纵横着挑战,密密麻麻的\"应酬\"饱含了一线向往,刚过晌,她们每人就摘了八十多斤,真是\"快手\"呀!李亮花带领两个女儿,杨兵兵,杨海玲,真象穆桂英带领\"杨家将\"大破\"天门阵\",红色的期望与布景,敲打着的风铃,带着和颜悦色将汗水挥洒在这片黄土上,将他们的梦与理想记载在这希望的田野上,娃娃们都是学生,自信地说,挣些学费,是为了减轻父母负担,此时此刻我被这些娃娃所感动,心中想到,这世间有神奇的故事,更有辛苦的人生…
罗慧,今年十一岁,是最小的\"精灵\",三十六度的高温,她的小手,顺势而下的宝石与珍珠,连动着坚韧与忍耐,品味与磨炼,趋动着一种毅力,最豁亮的歌曲才是一个儿童身体力行的表达,
年少执着衔草香,一夜意浓待星光耀,只有这种努力,才谱写了一种人间最惹人喜爱的欢唱!
罗建国十三岁,雅气未脱的少年,把传说演绎成故事,将梦变成现实,他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烈日下不愿撑起一把伞,晨露下他追求一缕七彩的魂,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劳作,和为\"八十斤\"而挑战,战胜了一座又一座堡垒,真是春秋不惜红光述,原本他为览清香,就这样,早出晚归,一个月下来,黝黑的皮肤,暴露了他的信念,启发着他前进!
罗建荣,作为长兄,他是弟弟与妹妹的模范,他摘的果如\"精雕细刻\",迅速快而干净利落,大树他不怕,小树他稳拿,奶奶是他的搭档,从而他内心的\"笑\"花联翩,他用篮子盛着一份诚恳,他用篮子盛一轮烈日,他用篮子筛去一场暴雨,迎接着狂风肆虐,原来他也是追梦少年,虽身经百战仍坚劲,他也欢笑日更新。
李欣,十四岁,看吧!她随绿波而荡漾,拿红云而欣赏,手摘灿烂篮中醉,目叠芬芳更融长,细一粒珍馐,望一片红光,采人间乾坤,游比房画廊…
李芳,作为姐姐,更胜李欣一筹,摘果如采茶,一叶知杞农之辛苦,一篮道一片家常,密密层层的果条下,纤细的小手,在红绿间上下挥手,釆一点欢笑,摘一刻酝酿,人生呀!就这样,芬芳原是园丁泪,如今才铸追梦人,她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劳逸结合汗纵横,只为明日金榜有……
杨兵兵,是一个个花季少女,恰是追梦的年龄,她言谈文雅,举止超凡,红颜只为碧透美,翡翠原知红粉香,挎一篮风追露溅,弯一腰手满晶莹,一会儿碧波燃动,一会儿彤云掩序,就这样,排列兵述趣,纵横去漫长。
杨海玲,兵兵的妹妹,是他们其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人,她象个\"小子\",活泼开朗,有啥说啥,有了她,杞园变乐园,理不辩不明,木不钻不透,她精辟、、的论调,感人肺腑,说起摘果,她一丝不苟,一果尚知田地,一筐方存汗水,她每天都要摘百十斤,寄托着杞农心急如焚的梦呀!
杨彩花,她是十一个人的头,一切事务我总是要找找她谈,果要干净啦!不允许带绿果啦!洒地上的果要拾啦!自来水停了!电停了!买米买面买菜了,她简直是个\"大总管\",可论起摘果,她如\"千手观音\",上阵虎虎生风,篮子是\"量天尺\",一把又一把的鲜红与闪亮,铸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女中汉子非她莫属。
李亮英,在家中脚烫伤了还未痊愈,就不远千里来打工挣钱,每每谈到家庭与子女,她的心就亮了,挣一个是一个,贴补家用,就凭她这一股勇气,我就知道她是贤妻良母型,我也知道了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她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呀!
李亮花,她是一个普通的人,但她更是忘我的劳动,自始自终,她摘的鲜果更新鲜,还不时地提醒两个女儿好好摘,\"主人\"种这不容易,单凭这几句话,我仿佛看到她是一座山,山上丛花烂漫,暖人心啊!这难道体现不出\"回汉一家亲\"吗?
马从花,五十岁了,是十一个摘工年龄最长的一个,带着三个孙子\"呱呱\"叫,她说话幽默风趣,她说她小时侯掏鸟窝的故事,令人身临其境,说起小时侯\"超英\"\"赶美\"的壮举,令人触目心惊,对媳妇,她疼爱有嘉,对孙子,她言传身教,\"你们现在不吃读书的苦,将来一定吃生活的苦\",还有东家有\"才子\"西家有\"栋梁\",三个孙子洗耳恭听,也正是她这种精神,影响着孙子,在烈日下不怕苦,不怕累,终于完成了我杞园里的红色\"挑战\"!
今年枸杞行情不好,我无可奈何的将最好的枸杞低价出售了,给他们付了摘工费,送他们踏上了归途,当互相道别声在细雨中响起,我仿佛看到他们一个个的辛苦,也仿佛意识到了杞农的辛酸,真希望枸杞来年行情好,我们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