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个判决的时候,你是吃错药了吗?还是青楼去多了,怎么能这样胡乱的下决定?”
县太爷脸都气红了,指着宁烈厉声说道。
“我就知道,郭秀才的家人不能够理解到我的良苦用心,一定是郭秀才家人,去了皇都告了御状,你才会来的吧?”
“圣人有言,吾闻西伯善养老者,郭秀仔是他们家中唯一的男丁,如今他不幸去世,上有80岁老母下有16岁妻子,你让这些人怎么活下去,所以呢,我就让赵文判给郭秀才的父母做儿子,判给他的妻子做丈夫,如此以来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岂不大好?”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疼我,你杀我,我杀他。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难道能把所有人都杀死完吗,郭秀才的父母难道就这样要活饿饿死吗?郭秀才的妻子难道就要守一辈子活寡吗,赵文误杀郭秀才实际上并非出自本心,只是为了男色而已,如今我这样做出判决,刚好既惩罚了赵文的罪过又顶替了郭秀才的重担,这可是上好的两全其美的计策。”
“这可是按照圣人书籍里面的道理进行的判决,只是简单的几笔就挽救了一家老小的性命,却惨遭天下人的误解,炼化之道还是不够啊。”
楚红玉被他这一番理论给恶心到了,抬手就是一巴掌。
打的县太爷满脸的诧异,看着楚红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宁烈也不由得思索的起来,别说这家伙真的做起事来还头头是道的,所有事情都有所依据,看来是真的下功夫仔细揣摩了。
明明是一个昏官,一个瞎胡闹的判决,竟然被他找出来各种依据,甚至连宁烈都有点被他说动了。
说实在的,其实像县太爷这种典型的读书读坏了脑袋的情况,在早期的儒家还是挺常见的。
出现他们这种情况,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当朝统治者需要为他们所用的读书人而。不是真正遵从圣人教导的读书人。
圣人曾经说过。“寝苦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意思说的就是一旦自己的亲人惨遭杀害或者遭受了别人的羞辱,那么参为晚辈的自己,这一生也就不用干别的了,这辈子就拿着刀追着仇人砍就行了,不死不休,否则就是一个大不孝的罪名。
这也是古代血亲复仇的基础原因。
只不过后来的朝廷为了方便自己的统治,特意将这一条删去了,不让天下的大儒进行教导,否则人人都用来血亲复仇,那至朝廷的律法于何故至朝廷的威严于何处?
又或者倘若朝廷之中有人因为某些原因而要杀害自己的大臣,那难道全部都杀的一干二净吗?总有人会活下来,还等着他用这一条道理来刺杀皇帝,到最后给他赦免罪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