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部分用现成的小刀改制的镰刀,其他人带来的小刀则是拼凑的自制款式,刀刃还有用石头的!
郭平翻了翻,觉得都不堪使用,又用铁皮叠在一起,重新锻打了几个刀刃,做成了新镰刀。
顺便也又做了一些草叉、铲子等工具,现在公社有9个人,人力是很充足的,可不能在工具上拖后腿。
五天后,按照原计划,左岸公社一行9人,挤在两艘船上到达了19号场地。
碧蓝的天空下面,是一大片金黄色的糜子地,金黄色的谷穗早已成熟,沉甸甸的压在枝头。
田地的四周和中间都被细小的水渠分割成块,尽量去除了杂草,如果不说,几乎看不出来这是野生的田地。
而经过护理的糜子也不负众望,结出的谷穗远远超过了野草的产量。
郭平上前掐了一颗,里面的谷粒也是金黄色的,和小米颜色差不多,但比小米的颗粒要大。
这是大黄米,谷粒有糯性的,有非糯性的,至于是哪一种,需要煮熟之后才知道了。
郭平抬起头,发现已经分好了工具的社员们正在看着他。
“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咱们开始吧!”郭平象征性的挥了一下镰刀。
于是轰轰烈烈的集体收割开始了!
大家手里的镰刀并不是同一种类,有的是长柄的,需要转着割;有的是短柄的,需要用手把谷穗聚在一起,再用另一只手拿着镰刀。
在这里的众人大部分是根本没有接触过农业的,比起劳动,大家更大成分上把这次活动看作了一次野游。
当然,有了这么多人手,收割本身不成问题。只要能做到把眼前的草割倒,最后总会有办法完工的。
最开始的两个小时,主要花在了调整、交换镰刀,确认范围,制止社员拿着谷穗打闹上。
最后郭平挑了几个实在是干不了农活的人,负责把割好的谷穗收集起来,撑船运回营地。
“这么多谷子,反正一趟也运不完。你们就随意吧,多跑几次腿。”郭平对王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