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炮神出手!冀南地区。泽县地区某个镇子中。“屯粮。”“把市面的粮食都买下来。”“比市场价高个一两分也直接买。”某间有年代感又华丽的院落内,一位衣着华丽的老头拿着一张报纸,语气兴奋欢快。甚至可以说激动。八路军,不,应该说是土八路,来到冀南地区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这群土哈哈,这群叫花子可谓是要了他的老命。先是减租减息,让他收入降低了一半左右,后面还要求收抗日捐。说是要给八路军提供粮食。这不就是要他的老命么?但他也没办法。他的地都在土八路的地盘上。鬼子,不,应该说是蝗军短时间居然也进不来,为了保全土地和粮食,他甚至不得不和在蝗军手下担任军官的儿子断绝关系。然后,大量给土八路提供粮食,和蝗军作对。如今终于有机会,给土八路下绊子了,这一次,他要让土八路知道,他的粮食不是那么好拿的,然后狠狠地赚一笔银元。如今土八路可是富得流油,每天向市场上投放十五万银元,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老爷,我们这样会不会让八路军不开心?”管家语气有些担心。“让土八路不开心?”老头冷哼一声:“老爷我就是要让土八路不开心。”随后他阴恻恻的说道:“他们不开心又能怎么样?”“去年我上交了那么多粮食,把家底都掏空了1“都已经没有余粮了。”“今年上半年,小鬼子扫荡,对泽县附近造成巨大破坏,我地里的庄稼被小鬼子骡子和军马吃了不少,今年估摸着,粮食收成要减半不止。”听到这里,管家嘴角微微一抽。前面还蝗军!这里就变成鬼子了?至于没有余粮,更是笑话。他还能不知道?秘密地窖粮食仓库里,还有五十多吨粮食呢,里面大部分还都是八路军卖出来的那种进口粮食,能长期保存的粮食。足够这家上上下下,包括下人在内,吃上好几年了。“如今市场上粮价飞涨。”老头子继续说着,语气充满了得意:“我高价收购点粮食怎么了?”“土八路不是说了么,今后抗日捐等,可以交钱,也可以交实物。”“到时候,他们点银元就行了。”“粮食让他们花钱买1“知道了。”管家语气平静。因为不相信冀南币不会贬值,他老爷把全部家当都换成银元了。他亲手办理的。足足有一万枚。现在都藏在秘密钱窖里,位置连他都不知道,这是老爷自己藏起来的。“老爷,向市场卖粮食,我们钱不够啊1管家接着说道。“钱不够?”老头顿时皱起了眉头。难道要动用家里那一万大洋?不!好不容易凑够了一万大洋。一万啊!这么吉利的数字!“土八路不是开放了田地贷款么?”老头当即问道。“对,利息很低。”“我们是抗日模范,前三个月可以免息。”管家眼角一跳。这是什么想法!把钱藏在地窖里,然后用田地贷款钱去卖粮食。“抗日模范,总算有点用了。”老头哼哼一声。这番范,还是他大量换来的。“全部抵押。”老头大手一挥:“咱们控制的五千亩土地,全部抵押出去,然后向市面上购买粮食。”“还有,加大人手,派人去抢土八路每天投入市场的那些进口平价粮食。”“是。”管家再次嘴角抽了抽。“对了。”最后,这老头特意叮嘱:“从今天起,家里的马夫,下人吃食减三分之一。”管家:“1···“贾家要抵押他们家的五千亩土地?”冀南根据地。当即政工负责人听到这一条消息,顿时瞪大了眼睛。“这老东西··”泽县大地主,贾老头是什么人,大家再清楚不过了。老守财奴!一个迫不及待当汉奸的家伙。如果不是家里五千亩上好的水浇地都在泽县附近,都在八路军部队的控制范围内,这家伙早就投入鬼子怀抱了。但问题是,即便知道,大家也没办法。这老头很精明。虽然家里大儿子在辽县当警备队队长。但部队一来,就主动和大儿子断绝了关系,而且大量向部队提供粮食,而且装模作样的,说是把家里老底都拉出来了。大家都知道,这老头肯定会藏着大量粮食。但没办法。整个泽县,确是他交的粮食最多,甚至是主动上交的,只能捏着鼻子给他发了一个模范名额。而且这老头还真厉害。硬是没让部队找到和鬼子合作的证据。“哈哈。终于露出马脚了么?”随后,政工干部大喜起来。以贾老头的性格,家里必然有一大堆银元。但现在还把家里的五千亩上好的水浇地拿出来贷款,必然是打算大量购买粮食,囤积粮食,然后等粮食价格高了出售赚钱。至于五千亩土地的税收,肯定是打算用新冀南币交。这也正合他意。“贷款给他。”“用新冀南币。”“还给他特例,一年不需要利息。”“一年不需要利息?”“你这是想把他吃干抹净啊1另一个政工同志也笑出了声。一年不需要利息。估摸着,不,是可以肯定,贾老头用五千亩土地贷款购买粮食后,多出来的冀南币,甚至会换成银元,囤在地窖里。但是嘛··“哼1第一个政工干部冷哼一声:“谁让他自己贪1五千亩土地。如今低价在三十到四十银元之间,而贾老头的都是上好的水浇地,粮食产量都比其他土地多三成,所以价格足足有六十大洋每一亩。可以贷款到三百万新冀南币。相当于三百万斤进口白面。也就是一千五百吨进口白面。这批粮食,足以在泽县,甚至周边几个县城的市场上影响粮价了!但是嘛。虽然不知道总部从哪里搞来的银元,但是嘛,他们还是知道,部队银元极其充足。非常的充足。哪怕大量流出到国外。但别说一年,等到明年年初,估摸着,银元价格就会大跌。根据经济作战计划,为了促进银元向外流出,计划到明年,将新冀南币兑换银元的比例,从十比一提高到七比一。如果银元十分充裕的话,那就干脆提高到五比一。直接让贾老头手里的银元跌价一半。让那些囤积银元的地主老财统统破产。甚至,根据经济作战计划,未来,新冀南币,以及其他根据地发行的货币,或者未来根据地统一货币,将会是和银元一比一。他倒要看一看,贾老头要怎么赎回那五千亩上好的水浇地。“哈哈哈··”会议室内,众人充满了笑声。随着部队经济实力的提升。他们已经可以从容的,利用这些地主老财的贪婪,将他们手里的土地收上来,然后以经济手段,发放给需要的老百姓。非但能解决土地分配不均的问题,还能盘活根据地经济。至于老百姓缺钱无法购买土地,无法购买生产资料,也可以学习国外金融体系,实施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分期购买嘛。先给那些真心实意支撑部队的老百姓。认真种地的老百姓,肯定不会贷款后把钱换成银元,然后被银元大贬值损伤。部队的采购,也能让老百姓种出来的粮食和蔬菜有市常尤其是蔬菜。虽然太岳根据地能够提供粮食,肉罐头,但蔬菜是真没有,只能靠自己种植。“但粮食怎么办?”会议室内,有人将话题拉回正轨:“在鬼子破坏,奸商囤积的情况下。”“粗略估计,如果许需要稳定根据地粮价的话,冀南根据地每月需要向市场提供一万五千吨粮食。”“虽然太岳根据地有足够的粮食,每月给我们拨付了三万吨粮食。”“但从太岳根据地运输到我们这里,直线距离就有两百三十公里,实际上运输路程是三百二十公里,这还全部都是公路。”“在公路上,容易被鬼子袭击。”“运输是个问题啊1是的。物资不是问题。太岳根据地物资后后勤中心,独立团每个月可以供应十六万吨粮食,包括提额的每月十五万吨,以及独立团的每月一万吨。但运输是一个问题。每月三万吨粮食,使用马拉板车。即便是独立团出来的那种新式骡马,在公路上,一次能拉半吨,也需要六万车次才能运输走。六万车次!三百二十公里的距离。穷尽冀南根据地和太行根据地的运输力量,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虽然可以调动老百姓,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无力。“还有一个问题。”有人再次说了一个坏消息:“随着鬼子二十七师团的撤退,冀南地区的鬼子兵力恢复,根据情报,鬼子在集中兵力,计划对我们运输线路发起袭扰。”“向总部求援吧。”“看看总部有没有办法。”会议最后,冀南根据地自己无解,只能向上级请求支援。总不能真计划六万车马运输嘛。···“五十门重炮1“超过三万发炮弹1冀南地区。听着从同级那边打听到的消息,菏泽大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为了避免引起恐慌,鬼子对太岳地区的惨败进行了遮掩,除非亲身经历,否则连很多鬼子大队长都不知道,蝗军二十七师团在太岳山区遭遇的惨败。撤退的时候,甚至连辽县都没有保住,拱手让人。仅仅占领了一个榆县,并且驻扎了足足一个联队的兵力,每天疯狂的构筑工事,甚至还动用了稀少的钢筋水泥,修建工事。菏泽大佐也是从其他大佐同学那边打听到的。“难怪1这也解释了为何华北方面军的新命令。让他调集部队,破坏土八路从太行山区到冀南地区的运输路线。···“运输问题?”总部。收到冀南根据地求援消息的时候,正在开会。“对,按照计划,为了稳定冀南根据地经济发展中心的粮食价格,我们需要每月向冀南根据地运输三万吨粮食。”“粮食是有了。”“但我们没有运力。”副总参忍不住苦笑一声。物资多了,让八路军一个新问题暴露了出来。或者是,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之前太穷,表现不出来而已。运输力量缺乏。“如果使用马车运输,三百二十公里的距离,需要每个月六万车次。”“六万车次1老总和师长忍不住咂舌。冀南根据地和太行根据地的所有运输力量加在一起,也达不到这个规模,估计,只有三分之二。这还是近期从独立团那边获得了大量军用骡子的原因。“问一问李云龙。”“看看他有没有办法。”师长直接说道。自从李云龙掏出五架双翼机,解决了向北评运输资金的问题,并且可以直接从北评运输人员回来,师长总结出一个道理。遇事不决,找李云龙!“好主意1老总和副总参纷纷点头。这确实是好主意。当然,如果独立团无法解决,那也很简单,调动根据地的民兵部队组织运输。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会耗费大量人力物资,加上鬼子的破坏,预计每箱冀南根据地运输一吨粮食,就需要投入两个人参与运输。过于不划算。“那继续讨论之前的问题。”副总参将话题拉回正规:“根据阳泉情报,新任鬼子第一军参谋长这次会再次来阳泉,而且这一次鬼子加强了安保,足足有一个大队的安保力量。”“我们动手么?”“当然动手1“一百五十万呢1老总语气毫不犹豫。虽然到如今,根据地每个月有一千零五十万银元收入,但谁会嫌弃钱多?“怎么动手?”参谋长问。鬼子这明显是钓鱼。“出动重炮营。”“让129师的炮兵主任亲自出手。”老总语气杀气腾腾。“赵营长?”副总参摸了摸下巴。129师的炮兵主任,曾经在总部炮兵部队担任过营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