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府兵制也有它的弱点。府兵制规定府兵的武器和?军服等都需自备,连粮食也需要自备。这样的做法虽然能?节省国库开支,却会导致中央对府兵控制力略显不足——如果边关战事发生时间与春种秋收的农时发生重叠,不吃朝廷粮饷的府兵就可能?因为担心农田收获而出现集体逃兵行为。此外,由?于府兵制规定前线有战事府兵就要参战,导致兵府家族中的男丁经常战死大?半也还?要继续将仅存的男丁送到前线作战,诞生于北朝的《木兰辞》中,木兰很可能?出生兵府家族,为了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不得不男扮女?装从军入伍。所以,李令月认为在边境地区推行兵农一体制度,边境百姓用?为国家屯田兵役抵换每年必须缴纳的征粮等赋税,其余郡县依然推行征兵制,但百姓服完国家的兵役后不必再在所居郡县每年接受定期的军事训练。羽林军等控制权掌握在中央手中的军队则主要采用?募兵制,只有武艺精湛、忠于国家之?人才能?进入。当然,不论进入军队之?人来自兵府家族还?是普通服徭役百姓或是应募为国效力的健儿,进入军队后都享受同等的军功晋级待遇。汉武时期,边关已?经开始推行屯田制,而地方郡县诸侯国因为可以定期组织训练百姓导致诸侯国即便被反复削权依旧有可能?挟持境内百姓发动叛乱的问题也时常让皇帝头痛。所以,霍去病听了李令月的观点,不但没有笑她天真,反而觉得这些观点有很强的可行性,既降低国库负担又削弱地方郡县诸侯国的力量。自然,具体落实时,他?们还?需针对三种不同来源的兵丁制定对应的管理模式和?晋级通道,确保每种来源的军人都能?发挥最大?战斗力。第124章废太子与议皇后关于废立太子的事情,朝臣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即便皇帝通过霍光等人向朝臣表明态度,依然有不少人认为太子作为储君不应被?废。“陛下如今年近半百,若是贸然废黜太子,一旦山陵崩,诸皇子必定陷入争斗,北方匈奴难免趁虚而入,造成国?家动乱,百姓生灵涂炭!”“巫蛊之说虚无缥缈,齐王因太子无德而夭折一事更是子虚乌有!陛下怎么可以因为虚幻的东西废黜太子,将国家置于危险境地?!”“太子自称无德,却为齐王之死?主动请求废黜,不正说明太子殿下是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的仁德之人?如此仁德的储君,陛下若将他废黜,必然引发天下非议!”“……”持类似反对废太子观点?的人纷纷上表请奏,希望皇帝不要接受太子的请辞上疏。对此,刘彻冷笑三声:“这些人嘴上说着太子仁德,其实?一个?个?都盼着朕早点?死?!觉得朕活不了太久,大汉皇帝随时可能换人!”“陛下请息怒。”内臣们?害怕触怒皇帝,小心翼翼地说着安抚话。刘彻其实?也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一再强调皇帝已经?年近半百随时可能山陵崩。毕竟,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都没能活过五十,朝臣们?难免觉得年近五旬的自己也是命不久矣。可惜——“朕现在一点?都不生气?!”刘彻咬牙切齿地说道:“朕是觉得他们?的观点?太过可笑!即便朕命不久矣,也不可能立一个?能力和德行都不让朕满意的人做太子继承大统!朕要的是大汉江山千秋万世!子子孙孙永远传续!不是如秦皇那般二代而亡!”“陛下的千秋伟业一定能够达成。”臣子们?知道皇帝正在气?头上,一个?劲地软言安抚。刘彻这边——他明白地知道仅凭太子宫中?搜出巫蛊人偶并不能证明齐王之死?与太子有直接关系,但事已至此,不仅刘据注定不能回头,他也绝不可以停下脚步!“让太子来见朕。”“喏。”…………得知父皇传召自己,刘据难免战战兢兢,以为父皇终于下定决心废黜自己,又希望父皇经?过谨慎思考决定收回成命——即便身边所?有人认为皇帝让太子自请废黜是为了平息天下人的议论?,事情平息以后会再次将他立为太子,但刘据心中?依旧难免忐忑,担心太子之位一旦被?废就无法回来。深吸一口气?,刘据进入大殿:“儿?臣拜见父皇。”“你先别急着起来,朕有话问你。”刘彻的声音不仅遥远,还透着几分?说不出的缥缈:“闳儿?的死?,当真与你毫无关系?”“儿?臣愿以性命向上天发誓,二皇弟的死?与儿?臣没有关系!”因为确实?没做,刘据发誓的时候不带一丝犹豫。“那你敢发誓整件事与你身边人也毫无关系吗?”“我……”刘据顿时卡住。“敢,还是不敢?”“不敢。”刘据苦笑道:“父皇说得没错,儿?臣御下无能,无法约束手下人,如今甚至不敢承诺他们?与二皇弟之死?毫无关系!”“你觉得这样的你将来能担负起天下重任吗?”刘彻的问题直指灵魂。刘据不敢回答,也不敢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