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力场规范方程》,也是张硕的研究,但研究是针对粒子对撞实验,并不涉及什么理论内容。这就像是杨-米尔斯规范理论,很多物理学家在杨-米尔斯规范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并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方向。
如果是已经找到的方向,并进一步去深化理论,就很难引起太多重视了。
因为,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几个研究的关系是,《能量力场规范方程》——gt《基础力关系模型》——gt《电磁力、引力理论关联模型》。
也就是说,《电磁力、引力理论关联模型》,是《基础力关系模型》的进一步深化。
有些看到论文的学者,发现里面的数学的论证非常的精彩,但就和《基础力关系模型》一样,数学精彩、框架大,并不代表就一定会受欢迎。
谁能保证《基础力关系模型》是正确的呢?
基础都不一定正确,基础之上的拓展研究,也只有以《基础力关系模型》,也就是源点论为方向的学者才会感兴趣。
问题是,源点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理论物理领域的学者们,对于研究的态度大多就只是看一下、了解一下,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研究受到了公众舆论的关注。
这主要是因为张硕的‘粉丝团’。
现在张硕可不是普通的学者,他已经拥有了众多的粉丝,甚至粉丝还成立了专门的团体,粉丝自然是要追星的。
张硕,不是明星,怎么追?
有好多学历高的粉丝就一直关注张硕的研究成果,他们迅速发现张硕名下多了一篇顶刊论文--
《电磁力、引力理论关联模型》。
当仔细研究论文以后,发现里面的数学内容极为复杂,但也有水平高的博士生看懂了整体要表达的内容。
然后,一条消息就在舆论上流传起来,“张硕研究出电磁力和引力的相互转化关系!”
“以后引力能制造出来了!”
……
这条违背物理学常识的消息,迅速在舆论中火爆起来。
很多人听到消息第一反应就是——
太假!
即便只读过中学也知道,引力和质量直接相关,又怎么能制造出来呢?
可当研究涉及到张硕,很多人就选择了沉默,有些干脆也加入讨论中,“张硕大神最新的研究这么厉害吗?”
“制造引力?”
“电磁力转化为引力?这也太牛了吧……”
“这种技术,岂不是无敌了。”
“什么反重力飞行器,什么引力武器……未来都可以实现啊!”
“……”
网络舆论上的讨论,也传导到了现实之中,好几个教授都去了源点论研究办公室。
比如,王辉、齐志详。
他们一直问和研究有关的事情,“网上说的是不是真的?你们有这个研究?”
“我也看了论文,但理论物理有些看不懂,太复杂了。”
“研究是这个吗?”
“标题好像是……”
汤海益立刻摇头,“我们的研究是两种力的理论论证,塑造的是基础力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不是两个力相互转化。”
他很专业的解释道,“首先,基础力是不能相互转化的。”
“研究的是理论关联,是电磁力场和引力场之间的共通性。”
“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以电磁力场为基础,再通过某种物理因素作为媒介,就可以研究出场力的共性。”
“制造引力场?也许吧……”
“我们下一步研究还没有开始,这个可不敢说。”
汤海益说的很专业了。
他们所塑造的数学模型,表达的是电磁力和引力的共通性,而不是让两种力进行直接的转化。
数学模型的表达,也和‘转化关系’存在截然不同。
但是,对外行人来说,听起来还是和转化很相似。
王辉就直接说,“你说了半天不还是转化吗?”
“电磁力为基础,然后牵扯某种物理因素,再制造出引力场……”
“不就是转化?”
“额~~~”
汤海益发现自己无法反驳了,毕竟他不可能解释整个数学模型。
他只能看见郭平。
郭平则是用力抿了抿嘴,“你们想怎么理解都可以吧。”
他朝着汤海义摊了摊手,放弃了。
王辉、齐志详等人的反应,也只是舆论影响的一个缩影。
好多人听到引力、电磁力产生关联都感觉很厉害,也就针对其内容进行讨论,但讨论归讨论,多数人还是不相信的。
因为,听起来很假。
有人忽然说研究出电磁力转化为引力的理论,谁会相信呢?
即便是王辉、齐志祥也只是对于话题感兴趣而已,对于理论研究内容正确与否就不置可否了。
其他学者就更不用多说。
水木大学数学中心,邱成文也看到了舆论的内容,他满心郁闷的对助理说道,“张硕怎么就对理论物理感兴趣呢?”
“这些研究有什么意义!”
“听起来比弦理论还要荒谬……”
“他是一个数学天才,应该专注于数学研究,他才26岁,专注于数学研究注定会历史留名,怎么就走上了爱德华-威腾的路?”
科学基金会,数学物理学部。
周强院士和梁振国也在谈这个问题,“看看网络上舆论说的,那个新的研究。”
“我翻看了论文,还真是这样,虽然没有看的太明白,但研究的就是引力和电磁力的关联。”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研究还挂在科技处项目名下……”
“理论物理啊!”
周强叹气的摇了摇头。
梁振国也跟着叹了一口气,“刚批了杰青项目,怎么不好好做数学研究。”
“都说天才到极点是疯子,张硕还这么年轻,感觉已经开始误入歧途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