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杜玉芳心里很不舒服。当公公婆婆的,对待孙子的态度怎么还不如对待闺女的! 杜玉芳心里怄得要死,怀疑也越来越重。虽然是遗嘱上是写了,遗产平分,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她可是听说了余家以前有钱着呢!金陵那地方,三条大街都是余家的!沿海那边哪里没有余家的产业?!说是在建国初期,余老爷子就把东西全上交给国家了,但人真能那么无私?真能什么也不给自己留?!就算不给自己留,也得给子孙后代留一点吧!? 瞧着余家平时的天天又肉月月有新衣服的用度,杜玉芳认定了余老爷子背地里不知道藏着多少东西呢。人总是更相信自己想到的,杜玉芳认定了之后,对余焚佩也越发的不满了起来,觉得二老肯定在背后偷偷给她补贴! 尤其是路远之出生后,这种愤怒、自卑、嫉妒和不满的心情到达了一个顶峰。 余焚佩嫁出去之后,余家二老给添了一些嫁妆,而后把小洋楼给了余望夫妻。杜玉芳不用和二老住一起了,但她每天依然往四合院这边跑,因为路远之是二老带着的。 杜玉芳感到了深深的偏心,明明那时候孙子都不怎么带的,对外孙倒是好!什么都一手包揽了。 越看,杜玉芳越觉得路远之讨厌,温顺的外表下,不知道是每天怎样的诅咒。 但她对路远之的诅咒没能灵验,反而是余望出事了。 余望的工作保密性很高,跟谁都不能说,哪怕是枕边人。杜玉芳不知道余望的工作具体是干什么的,只知道他的工资很高,一个月的工资到手,省着点用,高得能让她和儿子用一年。但她也没多想,只觉得自己丈夫能干。 余望是她的天,她的希望,她下半辈子的依靠,她能忍受一切的动力。 她并不相信这个事实,只是一个劲儿地闹,要讨一个说法,要让人说明白余望是怎么回事,一个劲儿地吵着要去见余望。 余老爷子和余老太太像是一夜之间老了很多,但大概是经历的事情多了,还能经得住。余老爷子先让人把杜玉芳带回房间,不准她出来,又把孙子带走让老太太看着,然后便开始处理余望的后事。 杜玉芳恨上了余老爷子,恨上了路老太太,更恨上了余焚佩,觉得都怪她!肯定都是她搞了什么鬼!给自己给自己儿子谋钱谋利益还不算,非得把余望也给铲除了才罢休!怪她怪她都怪她! 余家没一个好东西!没一个好东西。 石逢春便是这时候找上杜玉芳的,他对杜玉芳说,余望是余老爷子害死的,是他以前害了别人全家,所以余望被那家人活下来的人给杀死了,都怪余老爷子,要不是他把人逼得无路可走,别人也不会来杀余望。 杜玉芳信了。资本家是怎样的黑心,她知道。因为她家以前就是被资本家嚯嚯的,家里穷得没办法了,才把她卖掉。余老爷子以前是资本家,肯定也是这样的黑心。 石逢春说,余老爷子现在还有和外国的势力勾结在一起,只要她去举报,不用她动手,余家就会被抓起来了。 杜玉芳不敢。她对余家虽然有成见,对余家虽然有恨,但余家是余望的家,是她儿子的家,也是她的家,她不能这样! 于是石逢春又说,余老爷子手里有一笔钱,一箱子的大黄鱼,以后是要给焚佩的,他根本没把你们几个人当一家,他那个人贼得很精得很,得给他一点颜色瞧瞧才好! 杜玉芳又信了,她心里的愤怒又被勾了起来,悲伤又被燃烧得更加旺盛。 石逢春便说,这不会伤到余家的根基,只是把余老爷子和余老太太抓起来询问一下,余老爷子势力大得很,不会怎么样的。相反,这时候是你可以表现的好机会,展现一下自己的贤惠,你还为余家生了个儿子,只要余家的外孙瘸了或是瞎了哑了,那以后你儿子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了,他们只能靠着你的儿子,所有的都是你儿子的! 杜玉芳心动了。 于是那份“大义灭亲”的信交出去后,余家乱了、散了。 杜玉芳很害怕,不是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吗?不是说不会造成什么的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杜玉芳不明白,但是趋利避害的本能告诉她,要快逃,要快点逃! 在余家彻底乱起来之前,杜玉芳偷了余老太太的存折,抱了孩子就跑了,她不知道自己要跑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办,她只是、只是有些害怕。 第124章 路老太太对路振宁的失望是在长年累月里积攒起来的,但父母对子女的爱,有时候是一件很难说得清的东西。恨他的是恨不得他去死,但冷静过后,或是什么时候回忆一闪而过,愤怒平息过后的愧疚的心软又一齐涌了上来。 路振宁不学好,路老太太知道,她对路振宁恨铁不成钢,但有时候也怪自己。她年轻的时候要强,什么都要争一口气,每天不是忙工作就是和路老爷子怄气,能真正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路振宁已经改不掉了。 所以她怪路振宁不争气,气他不学好,但当时有多怪他多气后,冷静下来对自己就有多恨,对他就有多愧疚。 大儿子那么优秀,如果她当初多花一点时间多给小儿子一点关心的话,小儿子是不是就不再是这副样子了? 再加上大儿子走后,小儿子就成了她的唯一寄托。丈夫不是唯一的,儿媳妇有比她更重要的家人,身边还有那么多不是她亲生的孩子,她只能去把自己的信念挂到路振宁身上了。 路远之也知道,奶奶疼他,愿意把命都换给他,但路振宁却是可以让她舍弃一切的人。 所以路远之不会让老太太为难。 他之所以准备把路振宁送进国外的监狱,为的就是斩断路老太太做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