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生之后差不多过了两年。
我的下半身变得比较有力,能一个人用双脚走路。
也慢慢开始会说这个世界的语言。
★★★
决定要认真过活后,我思考了首先该做什么。
生前有哪些该做的事?
读书、运动、技术。
不过婴儿能做到的事情很少,顶多只能趁着被抱住的时候把脸埋进女性的胸前。
对女仆做这个动作时,她露出明显的厌恶表情。
我想那个女仆肯定讨厌小孩。
认为运动应该可以稍微往后挪的我为了学会文字,开始阅读家里的书籍。
学习语言很重要。
日本人虽然对母国语的识字率将近百分之一百,但是有许多人不擅长英文,也有很多人一旦出国就感到退缩。「学会外国语言」甚至被视为一种技能。因此,我把学会这世界的文字当作第一项课题。
家里只有少少的五本书。
是因为这世界的书籍很贵吗?还是因为保罗和塞妮丝不喜欢看书呢?
大概两边都是原因吧,看在拥有数千本藏书的我眼里,这种水准真是让人感到难以置信。
不过呢,其实我的书也全都是轻小说啦。
虽说只有五本,可是要用来识字已经足够。
由于这世界的语言和日文相似,我很快就记住了。
即使文字外型完全不同,但文法方面倒是顺利吸收。
只需记住词语实在太好了,之前有先学着听懂语言也是很有利的要素。
因为父亲曾经多次为我朗读书本的内容,现在才能顺利地记住词语。
或许也该归功于这身体记忆力很好。
一旦能读懂文字,就发现书籍的内容很有趣。
过去我还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觉得学习是件有趣的事情,不过仔细想想,就跟记住网路游戏的情报差不多,当然会很有趣。
话说回来,我爸该不会认为还在喝奶的幼儿能理解书上的内容吧?
幸好是我,如果是普通的幼儿一定会满心反感放声大哭。
家里的书籍共有下述五本。
《行遍世界》
刊载世界各国名称和特征的导览书。
《菲托亚的魔物生态、弱点》
菲托亚这地域会出现的魔物之生态和对应方法。
《魔术教科书》
魔术师的教科书,记载了从初级到上级的攻击魔术。
《佩尔基乌斯的传说》
名叫佩尔基乌斯的召唤魔术师和伙伴一起对抗魔神拯救世界,止恶扬善的童话故事。
《三剑士与迷宫》
三名分属不同流派的天才剑士相遇,一起深入迷宫的冒险动作故事。
最后那两本战斗小说先姑且不论,其他三本倒是让我学了很多。
特别是魔术教科书很有趣。
由于来自没有魔术的世界,对我来说,关于魔术的叙违实在引人入胜。
阅读内容后,我得到了一些基本知识。
一:首先,魔术大致只分成三个种类。
「攻击魔术」——攻击对象。
「治愈魔术」——治疗对象。
「召唤魔术」——叫出某种东西。
以上三种,完全看字面就能知道意思。
感觉这些魔法似乎可以做更多事情,但教科书上记载魔术这种东西是在战斗中产生发展而成,所以似乎不常被运用在和战斗或狩猎无关的方面上。
二:要使用魔术,必须有魔力。
反过来说,只要有魔力,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魔术。
使用魔力的方法分为两种。
「使用自己体内的魔力」。
「使用从含有魔力的物质中抽取出的魔力」。
就是这两种方法。
虽然找不到适当的例子,不过前者大概是自己发电,而后者是使用电池的感觉吧?
很久以前要使用魔术时似乎只靠自己体内的魔力,但随着时代演变,在研究下魔术的难度提高,必须消耗的魔力似乎也随着爆发性增加。
拥有大量魔力的人还无所谓,麾力不多的人根本无法使用什么像样的魔术。
因此,以前的魔术师想出从自身以外的来源吸出魔力,藉此使用魔术的方法。
三:发动魔术的方法共有两种。
「咏唱」。
「魔法阵」。
这应该不需要详细说明。就是分成靠嘴巴讲来发动魔术,或是靠画出魔法阵来发动魔术。
很久以前的主力方式似乎是魔法阵,但现在咏唱才是主流。
话虽如此,以前的咏唱光是最简单的内容似乎也要花上一到两分钟。
在战斗中根本派不上用场。
反而魔法阵只要画好一次就能够多次重复使用。
咏唱之所以可以成为主流,是因为某个魔术师成功让咏唱时间大幅缩短。
最简单的咏唱被缩短到大约只要五秒左右,之后攻击魔术就变得只使用咏唱方式。
不过当然,不追求立即生效而且还需要复杂术式的召唤魔术似乎还是以魔法阵为主流。
四:个人的魔力基本上在出生时就已经决定。
如果是一般的rpg,mp会随着等级提升而逐渐增加。
然而在这个世界,魔力似乎不会增加。
而且据说几乎所有人的职业都是战士。不过因为是「几乎」,所以好像多少还是会有所变动……
我算是哪一种呢?
魔术教科书上写着魔力量会受遗传影响。
基本上,看起来母亲能够使用治愈魔术,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抱着某种程度的期待呢?
真让人不安。就算双亲很优秀,总觉得我本身的基因不会好好发挥效果。
★★★
总而言之,我从最简单的魔术开始挑战。
基本上魔术教科书里有同时记载着魔法阵和咏唱这两种方式,不过既然咏唱似乎是主流,而且也没有能画出魔法阵的道具,因此我决定使用咏唱来练习。
魔术的规模愈太,咏唱时间就会愈长,到后来好像还得配合使用魔法阵,不过才刚开始大概没问题吧。
顺道一提,熟练的魔术师似乎不需要咏唱也能使用魔术。
就是所谓的无咏唱或是缩短咏唱之类的技巧吧。
不过,为什么熟练之后就可以不需要咏唱呢?
既然魔力的总量不会改变,表示即使等级提升,mp也不会增加。
反过来说,熟练度上升后,消耗的mp是不是会减少呢?
不对,就算假设消耗mp会减少,这也无法成为步骤简化的理由啊。
……算了也罢,总之先试试看吧。
我左手拿着魔术教科书,右手向前伸出,开始读出文字:
「愿伟大的水之加护降临汝所求之处,清凉之浅流在此显现——『waterball』。」
有种血液向右手集中的感觉。
接着是血液被往外推的感觉,然后就看到右手前方出现一颗拳头大的水弹。
「喔喔!」
才刚觉得感动,下一瞬间水弹就唰地往下掉,最后打湿地板。
教科书上写着这是水形成的炮弹会往前飞出去的魔术,但是我制造出的水弹却在原地落下。
或许是因为不够专注导致魔术没能持续?
集中精神……集中精神……
要让血液集中到右手上。就是这样……这种感觉……嗯。
我再度举起右手,边回想刚才的感觉,同时在脑中想像。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魔力总量有多少,不过最好先假设无法使用很多次。
要抱着必须让每一次的练习都能成功的心态来好好集中精神。
首先要在脑中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想像,然后再实际挑战,
万一失败,就再度想像那部分,直到在脑内能完美成功为止。
我生前练习格斗游戏的连段时就是用这种方式。
多亏这种方法,即使是在对战中使用连段,我也几乎不会失败。
所以这个练习方法没有错……希望如此啦。
「吸……呼……」
我做了个澡呼吸。
利用把血液从脚尖或从头顶送往右手的感觉来累积力量。
然后是从手掌把那些力量一口气送出去的感觉……
我非常慎重再慎重,配合心跳一点一点地累积……
水……水……水……水弹……水形成的炮弹……水形成的球……水球……球状圆点……圆点花纹的内裤……
有邪念混入,再来一次。
先集中在一起,然后挤出去的水水水水……
「破!」
当我忍不住模仿寺庙出身的那个人发出喊声的那瞬间,水弹出现了。(注:「寺庙出身的那个人」是指日本网路上一连串灵异体验文中出现的人物「寺庙出身的t先生」,他总是潇洒出现然后大喊一声「破!」就解决事件)
「呃……咦……?」
哗啦。
在吓一跳的同时,水弹毫无抵抗力地往下掉落。
「……啊……」
咦……我刚刚没有咏唱吧?
为什么……?
讲到我做了什么,只不过是按照先前使用魔术时的感觉再来一遍而已啊。
难道只要能成功重现魔力流动,就算不咏唱也没有关系吗?
无咏唱这么简单就能办到?
一般来说应该是高级技巧吧?
「既然这么简单就可以省掉咏唱,那么这行为有什么意义?」
就算是我这种初学者,都可以不靠咏唱来发动魔术。
把身体的魔力集中到手掌前方,然后在脑中决定形状。
就只是这样。
那么,咏唱这动作本身根本没有必要吧?大家都照我那样做就可以了。
(……唔。)
或许,所谓的咏唱其实是魔术的自动化吗?
不需要每一次都集中精神去想像血液从全身聚集的感觉,只要讲出台词就会帮忙自动完成。
咏唱的意义会不会只是这样呢?
类似车子的手排和自排,其实开自排车时也是可以手动换档——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只要咏唱,就能自动使用魔术」。
这有很大的好处。
第一,方便传授。
无论是站在教导的立场遝是必须学习的人,与其讲解「让血液沿着体内血管集中的感觉」这类理论,只需咏唱咒语就能让所有人都一口气成功使出魔术的方式显然都比较轻松。
大概就是随着这样传授的期间,让「咏唱是不可或缺的过程」逐渐成为定论吧。
第二,方便使用。
不用说,攻击魔术会在战斗中被拿来使用。
比起在战斗中闭上眼睛嗯嗯唔唔地集中精神,迅速把咒语讲完显然比较省事快速。
举例来说,前者就像是边全力奔跑边绘制精细图画,后者则是边全力奔跑边快速讲话,到底哪种方式会比较轻松呢?
「或许也有人会觉得前者比较轻松啦……」
我大略翻过魔术教科书,没有找到关于无咏唱的内容。
真奇怪,根据我自己实际尝试的感觉,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虽然或许是我特别有才能,不过不可能是其他人完仝办不到吧?
这种推论如何呢?
正常情况下,从初学到熟练为止,大部分的魔术师都持续利用咏唱来使用魔术。
使用几千次几万次之后,身体已经彻底习惯咏唱这个动作。
所以一旦要尝试无咏唱,反而会不知道该怎么做。
因此这种方式被视为不一般的做法,才会没有记载于教科书上。「喔喔!这样就说得通了!」
换句话说,现在的我也不算普通喽?
不觉得这样很厉害吗?
有种巧妙用出秘技的感觉。
举例来说就像是……
「怎么可能,在毋须〈赞来歌〉的情况下使用后罪触媒?」
「我只是很平常地使用这个触媒,让名咏门开启罢了。」(注:出自轻小说《黄昏色的咏使》)
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