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这可不像你会说的话,咱们村子开的厂子,哪个是咱们熟悉的。”蔡丹激将,“您别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啊。” 蔡姑父笑骂,“臭丫头,找打!” 蔡姑父没在京城待太久,毕竟村子里事情太多了。 集体厂子改制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 蔡丹拿到电报一点不意外。 她觉得自己很有先见之明,钱早就准备好了。 她和徐州熙这几年挣的所有的钱。 还有徐州熙爷爷、爹娘给凑的五千块。 这还不算,蔡丹还将手上的金子给卖了,如今金价很高,卖了一万两千多。 这还不算完,有了准备,她还准备将房子抵押。 还能贷个万八千的。 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八万多。 她想凑十万的,实在没办法了。 她手里是还有几样珠宝,也涨了一些,但也卖不了多少钱。 现在卖实在太亏了。 她不但自己尽最大努力凑钱,还给蔡四哥拍电报,让他们尽最大努力认购,不会吃亏。 这话她也没忘和蔡五哥说。 对了,蔡姑父那边还有个硬性规定。 认购资格只有本来四大队的队员有。 啥意思呢? 就是说嫁进来的媳妇,娶进来的童养夫都不行,不准参加认购股份。 但是他们拥有基础分红,在不离婚的条件下。 虽然有些不通人情,就如蔡母,已经在四大队生活了半辈子,在四大队生儿育女,结果却没资格。 但是蔡丹也知道,这是蔡姑父尽最大努力的保证资产不外流。 保证绝大多数四大队队员的利益。 蔡丹为了认购这事,专门回了一趟四大队。 签下了认购书。 她也是认购最多的人,没有之一。 除她之外,最多的是蔡姑父,也不过两万多。 蔡母为此还拉着她反复问,真把那么多钱都投进去啊。 蔡丹将手里的认购书扬了扬,字都签了,钱也给了,还能耍赖咋地。 她在家陪着蔡母待了两天,也没忘去看望徐爷爷。 之后就和蔡四哥、赵老师和几个堂叔、堂哥一起回了京城。 八一年蔡丹和徐州熙毕业。 蔡丹拒绝分配,进了万佳电器厂。 徐州熙服从分配,进了京城第一人民医院。 因为电器厂投入巨大,加上盖厂房,这一年并没有分红。 蔡丹和徐州熙过的紧巴巴。 因为他们要还账,他们将房子抵押贷款了八千五,利息百分之十,三年还清。 好在还有练习册的收入。 否则他们夫妻非得成老赖不可。 同时蔡四哥、蔡五哥两口子也都先后留在了京城。 蔡五哥仍然在日化厂实验室工作,不过是京城的实验室。 他留在这里可以随时回京大请教教授,很是方便。 蔡五嫂毕业被分配到了京城的郊区的派出所。 蔡四哥本来是在京城盖厂房的。 盖了一年多,之后建筑队扩大,他又直接承接盖楼,也没能走了。 蔡四嫂夫唱妇随,带着肉包也来了。 她有大学文凭,还是很好找工作的。 是在四大队厂子附近的一个小学当班主任。 三个孩子都在京城,蔡母想得慌,主要是想孙子、孙女,最后也来了。 他们一家子在京城团聚了。 像他们这样的不少,四大队差不多有一半队员全家搬到了京城。 住的房子都是厂子发的福利房。 蔡四哥盖的楼房。 这几个厂子除了四大队队员是正式工,工资高福利好还分房,其他人都是临时工。 简直是差别待遇。 作为既得利益者,蔡丹表示她的屁股是歪的。 她也被分了房子,而且是最大的三室一厅。 因为她是领导。 为了工作方便,工作的时候她多数住在楼房里。 放假回四合院。 徐州熙比她更忙,平时住医院宿舍,放假回四合院。 蔡母是三家轮流着住,不过住蔡丹这最少。 不是重男轻女。 是蔡丹没有留蔡母的利器——孙子、孙女。 蔡母每天接送俩包子上幼儿园,自然是住蔡四哥、蔡五哥那方便。 他们并非领导,但是愿意加钱,所以房子也是三室一厅。 所以蔡母不论去谁家都很宽敞。 蔡丹乐的轻松。 主要是蔡母见到她就催,让她赶紧要孩子。 可这是想要就能有的么。 再说已经计划生育了,只能生一个,不得优生啊。 但这些和蔡母说不通,她只看到蔡丹二十二了还没怀过。 要不是徐州熙就是医生,估计都撵他们去医院了。 这天蔡丹两口子难得团聚,刚为爱努力鼓掌完。 蔡丹趴在自家老公胸口,小手作怪一顿点,“最近是不是太累了,腹肌就剩两块了。” 徐州熙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的确有些软了,“最近在做课题,坐的时间有点长了。” 蔡丹装模作样叹口气,“不只肚子大了,发际线也有点后移了。我可提醒你,咱还没孩子呢,你多保留点好基因啊。” 徐州熙一个巧劲将人压下,“遵夫人命。” 第181章预收 蔡丹再次被叫到了辅导员办公室。 “龚老师,你找我?” “嗯,坐下说,你真定了。”龚老师面带遗憾。“那可是区法院啊,多好的单位。” 蔡丹也有些不好意思,知道老师是为她好。 因为她放弃了铁饭碗。 而且还是法院这种镶金边的铁饭碗。 她去的是一个听都没听说的民营企业。 如今这个年代,民营企业就是私人企业,在许多人眼中就是不靠谱。 “龚老师,我去的这家民营企业和我有些渊源,是我们大队自己的产业。”蔡丹简单解释了下。 她可是股份认购最多的,也算这家企业的大股东。 给自己打工不比上班强。 而且她也知道,未来民营企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龚老师有些惊讶,“原来是这样,那…是应该。你考上了大学,也该回报家乡人民。” 蔡丹乖巧抿嘴笑,她哪有那么伟大,不过是为了小钱钱。 当然她也希望家乡人能越过越好。 龚老师一副理解的表情,“哎,我知道这样的企业工资不低的,可是不好招人,你不回去也不合适。” 蔡丹继续抿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