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东卫发兵? 段秀登时就火了。 “奶奶的,这欧克好大的胆子。” “南疆区区弹丸之地,也敢觊觎我偌大的东卫,他可是不知道贝钺的下场?” “大哥,此事不用你亲往,给我十万大军,年底灭不了南疆,你砍了我的脑袋。” 和广袤的北辽相比,南疆不过是个弹丸小国,他们也想趁虚而入,也难怪段秀发火。 廖狗蛋和郑悠虽没说话,但二人的眼中,也都是满满的战意。 卫允却没接段秀的话,只是又朝信使问道。 “潇然情况如何?” 信使则赶紧开口道。 “陛下安心,娘娘现在很安全。” “有了北辽的教训后,娘娘进入南疆前,就已经将真实身份全部掩盖。” “加上东卫商人争相模仿娘娘的火锅,南疆人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发现娘娘的身份。” 见楚潇然无事,卫允也松了口气。 “你马上返回南疆,告诉潇然定要小心行事,哪怕生意都不要了,也要全身而退。” 信使自然知道事关重大,也顾不上疲惫,赶紧调转马头而去。 看了眼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卫允沉声道。 “事关重大,段秀,立马令大军提速,半个月内必须赶回卫王城。” “还有,给南边的沈耽传令,令南方三州做好准备,时刻防止南疆越境来攻。” 虽然抛开各地的守备,沈耽手下只有七八万人,但也够挡上南疆一段时间了。 而只要卫允尽快返回卫王城,再率大军南下,一切就都来得及。 段秀沉声应和道。 “大哥放心,我这就去办。” 信使离开之后,卫允的三十万大军,也风风火火的朝临章而去。 行军的路上,段秀朝卫允问道。 “大哥,既然南疆对我东卫图谋不轨,为何直到此时才想起来发兵?” 毕竟他们已经在北辽呆了大半年,欧克要想进攻,也不会拖延道这个时候。 卫允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淡淡的笑了笑。 “南疆距离北辽不下万里之遥,信使来回一次,就要三两个月时间。” “想来欧克知道我们朝北辽用兵时,北辽大半的疆土,已经被我们收入囊中。” “而且方才你也听见了,欧克想要朝我东卫用兵,却遭到太子欧封的强烈反对。” “想来正是因为这个,南疆发兵的时间,才一拖再拖。” 他朝远方看了看,接着说道。 “而且欧克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会这么快就拿下北辽。” “恐怕此时的他,还在做着我军措手不及,他好从中取利的美梦。” 说着,卫允又笑了笑。 “不过这样也好,我正愁没有朝南疆发兵的借口,欧克此举也算帮了我们的大忙。” 段秀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言语中带着可见的不屑。 “大哥,南疆不过弹丸之地,其军队也是出了名的孱弱不堪。” “要不然你就留在卫王城休息,将此事交给我和狗蛋、郑悠三人,保证手到擒来。” 卫允拽了拽马缰,摇头道。 “不可,不是我信不过你们,既然欧克敢动兵,肯定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此战我必定亲往,万一出了什么岔子,那可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还有,孱不孱弱的话,以后就不要再提了。” “和北辽人相比,我东卫的兵马也说得上孱弱,可结果呢?” 毕竟只要灭了南疆,就能统一整块大陆,这种盛事他自然不想错过。 说着,他言语中也渐渐又流淌出了告诫的意味。 “我早就说过,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定都不可轻敌。” “始终将敌人当成傻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子,段秀,你可明白了?” 见段秀点头不语,卫允这才淡淡的笑了笑。 “好了,接着赶路吧。” 六天之后,卫允的三十万大军,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临章。 鲁小七虽然没了一只手臂,但恢复的还不错,他见到卫允的第一个请求就是随军。 见他也确实没什么事了,卫允也没耽搁,带上了他就直奔卫王城而去。 又过了八天,腿够快跑断了的卫允,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都城。 司马郁还是老样子,只是他看见卫允的时候,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师傅,你们可算回来了。” 看着他脸上那十字形的刀疤,卫允急忙问道。 “怎么了,可是南疆出了什么事了?” 司马郁点了点头。 “是这么回事……” 正当卫允还没赶到临章的时候,南疆皇帝欧克,就朝东卫动手了。 他派手下大将郭樵为先锋,领兵十万毫不遮掩的,直奔隋州而去。 好在楚潇然提前给沈耽传信,隋州那边做足了准备,这才没出了什么大事。 但如今郭樵却将隋州团团围住,沈耽想要派人前去救援,却又被郭樵的副将拦住了。 双方一通混战下来,可以说各有胜负,但隋州的麻烦,却还是没有化解。 沈耽无奈,只好派人往卫王城求援,但国中兵马都被卫允带走,司马郁也是一筹莫展。 正当他都快急疯了的时候,卫允和段秀带着兵马,终于赶了回来。 卫允听罢,微微蹙眉,他朝段秀说道。 “我说什么来着,永远不要小看我们的对手。” “沈耽也是一员悍将,却被郭樵的副将给拦住了,现在你还敢说南疆人孱弱?” 段秀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他干巴巴的笑了笑。 “大哥,之前是我轻敌,可眼下隋州危急,赶紧商议发兵才是正事。” 卫允十分疲惫的点了点头。 “司马郁,你怎么看?” 司马郁虽手里没兵,但对于战局,他已经琢磨了许久,他淡淡的道。 “师傅,就像你曾经说的一样,务必尽快将战火,隔绝在我东卫的国境之外。” “隋州地处东南,是我东卫产粮大州,现秋收在即,若出了岔子,军粮将无以为继。” 身为丞相的他,考虑问题自然要从更大的战略层面出发。 见卫允点头,司马郁才接着说道。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救援隋州都势在必行。” 他回身指了指边上的地图,接着谋划道。 “我的意思是分兵两路,一路从威州出发南下,在正面压向郭樵的大军。” “另外一路人马,则从杞州进兵,绕到郭樵背后的边境。” “双方夹攻,郭樵定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