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事实上的军功爵制。
不过,这种事情,只需默默推行即可,无需过多宣扬,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论。
然而,出海的“军功爵制”,只能解决出海人员的官员需求问题,大明国内仍需寻找其他的用人方法。
尤其是在他掌权之后,朝廷的机构不断扩充,官员数量也随之大幅增加。
对此,已经有人上奏,称朝廷官员扩充过快过多,可能会引发“冗官”的问题。朱允熥却毫不在意。
历史上,大宋确实存在严重的“冗官”问题。
但实际上,封建社会的冗官现象,并非是真正的官员冗余,而是由于朝廷对诸多事务不闻不问,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
如此一来,自然无需过多官员。
但权力的真空不可能长期存在,朝廷不管,地方豪绅便会占据这部分权力,进而形成了皇帝与士绅共治天下的局面。
不过,封建社会的这套逻辑之所以存在,自有其合理性。
在农业社会,农民的生活按部就班,千古不变,确实无需国家过多干预。
可如今的大明,正在朱允熥的大力推动下,迅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社会的基石已然悄然改变,运行逻辑也必然随之变化。
从前国家无需过问的事务,如今却不得不加以管理。因此,所需的官员数量自然也大幅增加。
举孝廉和世袭选官显然不可行,那么科举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自古以来,科举通常是三年一次,被称为“正科”。
每逢朝廷有重大庆典等特殊情况,则不受三年之限,会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
朱允熥刚登基为帝,此时额外开科取士,便是恩科。
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看,考试制度虽有诸多不足之处,但至少相对公平公正。
而且,不管考试的内容是什么,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人,必定不会是平庸之辈。
“准!”朱允熥大声说道:“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的大典,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朝廷要广纳天下人才为己用,就当不拘一格。”
“传朕旨意,往后科举改为每年一次,而非三年。”
“圣人的学问高深莫测,后世之人未必能完全领会其中的深意。”
“朝廷的科举考试,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能成为某一学派的一言堂,更不能成为其打击异己的工具。”
科举制度必须保留,不仅要保留,还要加以完善和发展。
三年考一次,速度太慢,吸纳的人才远远不够,改为一年一次才行。
其次,绝不能让科举成为程朱理学一家独大的发展平台。
这也是朱允熥极为关注的一点。
方孝孺的新儒学才刚刚开始引发广泛的讨论,
绝不能因为科举而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此言一出,下方众臣心中皆是一惊。
陛下此举,影响深远。
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大多被一年一次科举所吸引,对于朱允熥后面的话,并未太过在意,全然不知那才是重中之重。
在他们看来,一年一次科举,要么是考上后弃而不用,要么便是朝廷的官员职位会继续大幅扩充。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显然更大。官员人数增加,朝廷的格局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
朱允熥又接着说道:“自朕开创科学一脉以来,学习者日益增多。”
“朕以为,治理地方,首要在于了解民情,知晓民事。通经义固然重要,但懂得实务同样至为关键。”
“此次科举,朕打算另开设医学、农学、数学、经济、物理等学科。”
众人又是一阵惊愕。詹徽急忙说道:“陛下!科举乃国家之根本,若是在科举中加入这些考试,恐怕会动摇国本啊。”
身为读书人,詹徽对此反应极为强烈。不仅是他,其他大臣也纷纷露出反对之色。
朱允熥轻轻一挥手,制止了詹徽接下来要说的话,说道:“这些科目,只是作为额外加试而已,正途科举不受影响。”
“朕决定,在金陵城创办一所大学,名为京师大学,用以教导学生各科学问。”
“从前的正途科举,一如既往。”
“新设各科考试中的成绩优秀者,并不入朝为官,而是进入京师大学任教。”
“成绩次之者,可视具体情况录取为学员,进入京师大学读书学习。”
“将来再根据成绩优劣,分配其前往大明资产部下属各厂工作,或派遣至地方,协助地方官工作。”
国子监一直以来都是以讲授圣人经义为主。
对于兴办一所专门的科学性大学,朱允熥早已在心中谋划许久。
只是在此之前,各科的技术和理论发展尚不完善,创办大学的时机尚未成熟。
如今,在大明科学院和《科学》期刊的引领下,大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已然到了该创办一所大学的时候了。
听到朱允熥这番话,在场的众官员顿时安心了不少。
只要原来的科举不受影响就好。至于另外招人、设立大学之类的事,虽然众人心中疑虑重重,但大明资产部下属工厂确实需要人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大家也都没有再表示反对。
不知不觉间,大臣们已然逐渐接受了那些工厂的存在,并在心中慢慢认可了工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的观念。
见众臣都不再说话,朱允熥也暗自松了口气。
虽然他心中早已下定决心,无论大臣们是否反对,都会强力推行自己的决策。
但众臣不反对,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只是,对于京师大学校长的人选,朱允熥仍有些头疼。
这是大明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校长不仅要精通科学,还要善于协调各方关系,能够带领京师大学蓬勃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身份地位不能太低。
可眼下大明朝廷内精通技术懂科学的官员寥寥无几,思来想去,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
突然,朱允熥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朕为储君时,曾许下诺言,凡有攻克蒸汽机技术难关,助大明制造出可用之蒸汽机者,封国公。”
“君无戏言!”
“如今,蒸汽机已然制造完成,并在各省各县广泛推广使用。这离不开众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并非一人之功。”
“朕决定,将其中功劳最高最大之人,封为国公。其余有功者,亦皆有封赏。”
“朕要鼓励后人,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传旨,朕明日于宫内设宴,召在蒸汽机研制中有功之人前来参加。”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