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语桐每次到最后累了,屡试不爽的求饶方法也不灵了,等第二天她捶着腰才反应过来,这人就是故意的吧。陈致姥姥今年春天从南方回来,听陈奶奶说了杨语桐去家里的事,她就着急了。也催着让陈致把杨语桐领家里来玩,还叮嘱也别有啥心里负担,就是来认认门。杨语桐看着这个二进的四合院,她还第一次看到四合院里面是二层的房子呢。陈致拎着东西领她往里走时,给她讲解了一下家里的房子来历和布局。李家的几个儿女大部分都在外地工作,只有小舅李明磊和父母住一起。李家仙逝的老太爷曾经是个红色资本家,建国后把家产上交了国家,只留下了几处院子。后来又经历了动荡的年代,李家老两口的身体就没有行伍出身的陈家老两口硬朗。陈致领着杨语桐来时,李家老两口和小舅舅都在客厅边聊天边等着。姥姥让杨语桐坐在她身边聊天,外孙子这女朋友太优秀了,她出身书香门第,对读书人很是亲近。下午临走时,陈姥姥还给杨语桐一个小盒子,杨语桐没推辞过就收下了。等回了寝室一看,一个好漂亮的玉镯,她虽然不明白这东西,可看着也不像后世她在金店里看的几千块钱的那种。小舅舅见面礼挺实在,他知道杨语桐的房子正在装修,给专门找了个这年代少有的软装设计师。她上辈子也没接触过软装设计师,她那不到一百平的小房子,自己布置布置也就够用了。小舅舅承包了她接下来所有的软装部分,她就等着拎包入住就行了。这她觉得有些多了想要拒绝,但小舅舅说这对他不算什么,他都觉得这见面礼有些轻了。其实这礼算是送到她目前的需求上了,书香里的房子硬装整的差不多了。她打算先晾晾,等以后有空了自己再慢慢看吧,她这挺不爱逛街的一个人还有点发愁呢。没想到嗑睡来了有人送枕头,这业术有专攻,有了设计师设计,她可省心了。等陈致和杨语桐走了,李家老两口再看看自己三十大几还单身的小儿子,心里就塞的不行了。“明磊,你说你都三十好几了,什么时候也能领个女朋友回来啊?”看陈致领了这么优秀的女朋友回来,老两口对小儿子更不满了。她们不要求儿子的女朋友多优秀,首先是个女的,然后人品端正就够了,这过份么。“我就知道得有这么一场,妈,我这不是缘份还没到呢么?”李明磊赶紧借口还有事,躲出去了,这两天他把要出差的副总换下来。他这趟出差少说一星期,要不家里两位老人怕是不能放过他。陈致和杨语桐一起坐火车回老家,这两人买两张卧铺票都浪费,他俩还是一起窝在了下铺。“上次咱俩一起坐卧铺,你倒是睡的快,我都下半夜了才睡着。”陈致想起上次一起坐卧铺时,他受的煎熬。“我这人睡眠质量可好了,秒睡说的就是我。”杨语桐这方面还是挺自豪的。“这倒确实是,前天还和我唠嗑呢,下句就没声了。”这比自己受过专门训练的还快,他是服气的很啊。陈致的假期没多少了,他回天阳父母那住几天就得归队了,他爸明年要调动了,小道消息是正职去京城军区。杨语桐不到六点就下了火车,杨胜利起早来接她,黄小玉在家做好了早饭等着闺女回家吃饭。“杨局,多日不见,你这官威见盛啊,脸都有点圆了。”她爸最近有些发福啊,不过人到中年这体重也不好控制。“最近是有点胖了,天天坐办公室,运动有点跟不上了。”杨胜利其实也算不上太胖,人稍微有些胖,肚子出来一些,这个岁数实属正常。“香江怎么样,你上新闻可被念名字了,你妈这回可算看着了。”这次知道闺女要得奖了,杨胜利和黄小玉在数学家大会开幕那天晚上,早早的就坐在电视前等着看新闻会不会报道。“今天,第三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开幕......,江北大学刘钊教授、燕京大学杨语桐博士获得晨兴数学金奖...”“桐桐,老杨,咱闺女,咱闺女...”黄小玉拍着杨胜利大腿,给杨胜利拍的直咧嘴。他也顾不上疼了,两口子心里高兴的,乐着乐着,黄小玉眼圈就有些红了。杨语桐吃着她妈做的早餐,太想这口了,清粥小菜也和外面不一样味,包子馅大皮薄发的特别软。她一边吃饭一边说着香江的见闻,想啥时候爸妈有空了也领两人一起去旅游。“你爸现在一门心思的扑在工作上,哪有空去旅游,等他退休的吧。”黄小玉天天戏称杨胜利是官迷,现在他也基本不具体办案了还忙,也不知道成天的都在忙什么。杨语桐在家休息了一天,就拿着书和笔记本电脑去姥姥家了。姥姥初夏时感冒了一次,差不多两个星期才全好,这好了没几天有些不太爱动弹。黄小玉现在是基本住在她姥家了,有时杨胜利也去。主要是早晚做饭,烧大灶炉子这些活,老太太做着有些费劲。“那给我姥姥雇个人呀,不行那村里找个手脚勤快的呢?”就做做饭打扫个卫生也用不了多少钱,实在不行她们家补贴点。“你大姨不让,说儿女都在这住着,雇人让人笑话。”黄小玉也是挺无耐的,这大姐今年也快六十了,人是越来越犟了。“那我大姨和我大舅能去给做饭么?”她怕笑话怎么不去给做呢。“他们都没空,这几天我就先去顶顶,等过一段你姥姥身体恢复了就好了。”黄小玉觉得最近几天,她妈身体到是明显见好了。杨语桐准备去市场买点牛肉、山药炖给姥姥吃,都说这是补气的,她去了东海有名的卖牛肉的市场。“桐桐,你放假回来了啊?”刚进市场就有人喊她,回头看是老房子的邻居陈姨,她俩可有一起遇到越狱的情谊。“陈姨,你来买菜啊?我想买牛肉,你知道哪家卖的好么?”市场里原先卖牛肉的摊子今天没开门,陈姨这些总逛市场的,谁家怎么回事她都知道。“哎唷,你是才回来吧,你过来,我和你说,最近可不能买牛肉。”陈姨把杨语桐拉到一边,看看左右没人经过,小声的和她说着。第88章“陈姨,牛肉咋了?”杨语桐听的是一头雾水,牛肉怎么还不能买了。“你看那家没开门的摊子没,这卖肉的我认识,他生病了都拉到省城去治了。”陈姨拉着她往外走,越说声越小,杨语桐都快听不清了。“那杀牛的都病死了,听说是一种传染病,他们都说是天杀的岛国留下的。”小地方流言传的特别快,杀牛的还是少有的个四十来岁的女屠宰员。平时为人特别开朗风趣,那大体格子可是别人羡慕的对像。“是炭疽么?”杨语桐声稍大了一些,牛、病毒加上岛国,让她一下有了联想。前世东海也有发生过炭疽病的传播,杨语桐记不住具体哪年了,她当时已经在天阳工作了。前世这个时候她大专毕业正是刚找到工作的时候,没回过东海,当时家里人都没事。“不知道叫什么病,就说是那杀牛的被牛血喷身上了,后来身上不得劲自己也没在意,等去了医院人就不行了。”这时候基本只有年轻人,或者工作有需要的人上网,上网的也不一定会关注新闻。大部分人尤其是年纪大一些的,都靠小道消息,那恐慌传播的更快。“这家卖牛肉的,也是那个病,听说是挺重的,怕也是够呛,还在找谁和她们接触过呢。”现在这节骨眼上,谁敢买牛肉啊,那杀牛的人才几天就没了,人们恨不得连牛肉两个字都没听说过。她们这汉族的还好,还能吃些猪肉,但是人们也不确定有没有事,陈姨家都吃素好几天了。听说后面回民街上馅饼店、烧烤店都关门了,那饭店都是卖素菜了。杨语桐听这么说,感觉八成是炭疽了,那还真不能吃牛羊肉了。别过了陈姨,她又去买了只鸡和蘑菇,准备去姥姥家做小鸡炖蘑菇。“姥,我回来啦。”杨语桐进屋看见她姥在炕上坐着,人又有些瘦了,不过精神头还挺好。“桐桐回来了,你这又瘦了。”姥姥总觉得她外孙女在外面都饿瘦了。“姥,我没怎么瘦,本来想买点牛肉,市场没有卖的,我就买了鸡肉,咱们中午把它炖了吃。”“牛肉最近闹毛病了,不能吃啦。”她姥这足不出户的都知道了,这消息传的还挺快。“姥,这牛肉的事你怎么都知道了?”“你大姨一早上来了,她说是镇关村出的事,村里的牛把病都传给人了。”镇关村,那就隔了两个村子,离姥姥家可不算远。“我大姨早上来帮你干活啦?”她大姨可是个能起早的。“恩,她一早五点多就来把院子扫了。”杨语桐没想到是扫院子,这院子她姥爷平时扫的可挺勤的,有时大舅还来给扫扫。你说人家也来帮忙了,还是起大早来的,就是老人现在是需要人给做饭。昨天晚上黄小玉是做完晚饭回去的,把今天早上的饭菜都带出份了,老两口自己热热就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