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丞相,大行皇帝崩殂,身后事的主持,除了您再也没有其他人有资格了。
您手中还有遗诏,如今在座的都是国朝大臣,还请您示下吧。”
洛宜的声音没什么波动,伸手取出一卷诏书,淡淡说道:“诏书就在这里。
国朝大臣都在这里,先讨论陛下的谥号吧。”
庙号肯定是没有,但是谥号同样不容易给。
因为刘阳太复杂了,他继位的前几年相当荒唐,“吝于赐与曰爱”、“俭吝无德曰褊”、“淫溺丧志曰惑”、“忘德败礼曰纵”,这一类有批评,但不是很强烈的恶谥都可以给他安上。
但是从昭公洛宜进长安开始,刘阳就振作起来,有了不斐的功绩,尤其是有洛宜在这里,上恶谥等于否定刘阳的一生,那变法算是什么呢?
“大丞相,下臣以为,‘悼’或许是符合大行皇帝的,中年早夭曰悼。”
谥号分三等,美谥、中谥、恶谥,悼是典型的中谥,中谥的典型特点就是有贬有裹,‘悼’共有四个解释,中年早夭就是偏褒义的,表达了一种惋惜、同情。
一般给予这个谥号是在表达“如果君王能多活一段时间,国家一定会强盛起来”的意思。
现在变法刚刚开始展现一些效果,这不是黎明前的黑暗,而是已经见到了天边的破晓晨光,结果却直接崩殂,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惋惜呢?
众人微微点头,“孝悼皇帝,大概是可以的。”
“不妥。”
突然一道声音响起,打断了众人的话,洛宜等人一看,竟然是宗正,见到众人都望过来,宗正面无表情的说道:“谥号首在公正,大行皇帝功过吾不多言,但是孝字不可上。
他专宠龙卿,不泽及后宫,以至于无嗣而崩,又不从宗家之中过继宗子,致使储位不明,这难道是对得起祖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