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如此,荀攸来到洛阳后竟然想要登门拜访,也是陆离不曾想到的。
当时收到拜帖后,陆离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只回给对方一封信说明情况,言及此正值多事之秋,我这边又颇受瞩目,心意我领了,人就不必来了。
总有相见之日,不必急于一时。
但那边很快回信表示,叔父的怜爱接收到了,可是家中挂念,盼得相见。
人家都第二次了,他们这又不是在搞什么王位继承,还三辞三让的,再拒绝就不礼貌了。
要见就见呗,陆离自认自己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他没有继续拒绝,约定好时间后,荀攸准时登门。
现在盯着陆离这边的视线虽然还有却也不似最开始那样多了,毕竟先帝葬礼举行完了,谥号也定好了,新帝也登基了,宦官跟外戚争斗的虽然厉害,可陆离确实是被放置的彻底。
美人不美人、悲惨不悲惨的,看几眼先过过瘾就行了,真想要细看,等到权力斗争落幕之后大家再继续欣赏也不迟。
毕竟陆侍中又不会跑,可权力斗争却是一秒三个剧情,眼睛眨一下就要错过无数明争暗斗的。
荀攸虽然坚持登门拜访,却也无意将一切搞得多么人尽皆知。
与荀氏通信许久,陆离这倒是第一次见到荀氏的亲人。
事实上这次来到洛阳的除了荀攸还有荀彧,前者是受到何进征辟为黄门侍郎,主要做的事情是出入禁中,传达诏令。
后者则是被举孝廉后任守宫令,属少府,负责管皇帝所用纸笔墨以及尚书诸财用、封泥。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现在还在前来洛阳的路上。
荀攸来到陆府后被石锤迎了进去,走过一处亭子后,见到陆离竟然从另一方走向自己,不免有几分惊讶,既是惊讶于对方外貌的名不虚传,也是惊讶对方能够亲自来迎。
不提先帝在时对方如何风光无限,就说他们两个之间辈分的差异,就算对方坐在屋子里等着那也是不存在半分失礼的。
现在对方这么一迎,倒是让人有些受宠若惊了。
第51章 二合一(含一章霸王票加更)
荀攸看着自己这位名声在外的表叔父,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如果不是真的亲眼见到,当真令人难以想象。
他们荀氏长得都不难看,但根据某些祖父的说法,乐安陆氏虽然传承相对单薄,却代代皆出美男子,与他们荀氏曾姑母联姻的那位,就是声名一时的美男子。
见到陆离之后,荀攸虽然没有见过陆氏其他人,但他觉得就算是代代皆是美男子,陆离也应当是其中翘楚了。
而且血缘关系当真是奇妙,对方好看的同时,还能从他脸上看出几分荀氏的影子。
抛开那份晃眼的外貌,从陆离的脸上,荀攸不曾看出什么遭遇变故后,一夜之间天差地别下的失魂落魄、自暴自弃,甚至是怨天尤人。
是外界猜测的伪装体面,还是当真心有乾坤、安然自若呢?
荀攸不去强求分辨这个,别管是不是装的,就算是装的,能够装出来本身也是一种本事。
换成何大将军,那绝对是装不了一点点的。
再者说,别看对方现在好像被朝廷上下一致放置了,个一个在权力旋涡中置身事外的闲散状态,似乎真的掺和不进去一点点。
可荀攸清楚实际上并非如此,但凡陆离肯站出来表态,对于双方的争斗是能够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的。
懂不懂先帝遗孀(划掉)爱臣的含金量啊。
在这场亲戚见面中,荀攸倒是没有开口说这些权力问题,只是如拜帖中所说的那般,代替家中来看一下陆离的情况。
荀攸:“仲祖父对叔父甚是挂念,知我来洛阳特意嘱托我前来拜访,并托我代为转达,叔父若有离开洛阳之意,或可来颍川小住些许时日。”
对方口中的仲祖父是荀绲,也就是荀彧之父。
这里面这个亲戚关系顺一下的话,从陆离祖母那一辈论,就是陆离的祖母、荀彧的祖父与荀攸的曾祖父,是兄妹关系。
往下一辈,陆离的亲爹与荀彧的父亲荀绲和荀攸的祖父荀昙是表兄弟关系。
荀氏那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家庭,光荀彧的祖父就生了八个儿子,人称“八龙”,属于能够将陆离祖父馋哭的生育数量。
而这份询问也确实充满善意,这相当于是在告诉陆离,如果他想要从洛阳这个大漩涡中撤退,颍川荀氏愿意充当对方的庇佑所。
陆离看着自己这位外貌不算出众却也清秀,长着一张淡定脸的侄子,也没有问这个决定是荀绲一个人做的,还是得到了所有人同意的。
他只是摇头:“有劳公达特来一趟,亦有劳叔父惦念了,可我深受先帝恩德,如何能够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
荀攸虽不曾见过那位君主偏爱的具体表现,却也听说过,洛阳许多人对陆离的态度就是这份偏爱的最佳佐证。
他的视线不由扫过对方腰间的玉佩,那就是传说中先帝第一次见面就送的玉佩吗?
细闻,屋内似乎确实隐约有一股异香自陆离身上传来。
事实上何进在别人的提醒下知道他们之间的这层关系后,是暗示……明示过希望他能说服陆离站队的。
这位大将军对待陆离的态度颇为多变。
曾经先帝在时,对于陆离不计前嫌的两不相帮,他是长舒一口气的,哪怕不是感恩戴德,那也是相当满意。
可是在如今新帝即位,自己成为皇帝亲舅舅的情况下,这份感觉瞬间就变了。
他对于陆离如今的沉默是相当不满意的,人嘛,一旦成功了心态就也跟着变了,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截然不同了。
他现在认为陆离不站出来为新帝背书,不来找自己表态,这就是有些不识抬举的表现。
这一点跟对方接触较多的袁绍最为清楚,而荀攸虽然刚来洛阳没多久,却也从一些细枝末节中看出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