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
“皇兄。”
朱椿呆了一瞬,感觉,皇兄的嘴真的好毒。想说话,朱棣却抬脚往外走了,“拿着《大明律》当令箭,你们都以为朕很闲吗?”
这这这……敢情说了半天,相当于没说,朱椿忙跟着往外走了两步,“皇兄你还没发话呢。”
“朕不是说了,你去罚呗。”
去罚。
朱椿其实还是没搞懂这句话的意思,但说了让他去,总比不让他去强。站在原地琢磨了半天,他决定,去就去,他今儿不教训那两口子一顿,他就枉为当哥哥的。
当即就出了宫,直接朝着安王府去了。
他到的时候,正是饭点。本以为朱楹两口子会装死不让他进,哪知道,一路畅通无阻,进了里头,竟还有一桌子菜等着他。
皮酥肉嫩的烤鸭、鲜的眉毛都要掉下来的乌贼、喷香的让人恨不得一口吞下的鸭舌、绿的让人眼前一亮的苦瓜,还有,闻着让人微醺的梅子酒。
咦,梅子酒怎么还是现煮的?那小火炉咕咚咕咚的,煮的酒香飘的到处都是。
这两口子。
朱椿暗忖,合着你们两个关起门来在家吃喝玩乐呢?呵,这闭门思过,果然是哄人的。
“本王不是那种没有原则的人。”
一旁带路的胡长史:?
“这饭,本王是不会吃的。”
胡长史:……
有没有一种可能,饭桌上压根没你的筷子。
“王爷和王妃还没用膳呢。”
胡长史委婉地提醒了一句。
朱椿身子一僵,尬笑了一声,假装漫不经心地指着那烤鸭,问:“烤鸭怎么站起来了?”
这个啊。
胡长史看了一眼被竹签戳着插在竹船上的烤鸭片,道:“草船借箭。”
“什么?”
朱椿往前一步,“你在说什么?本王怎么听不懂。”
“诸葛丞相用草船借了曹操十万支箭,所以叫草船借箭。”
“你说这烤鸭是箭?诸葛亮问曹操借了十万支箭?”
朱椿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本王怎么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回事?”
“下官也是头一次知道呢。”
胡长史有些不好意思。他知道,历史上的确没有这一回事,但,那该死的故事,实在太好听了。他心中的诸葛丞相,就是王妃笔下故事里的诸葛丞相。
唉。
什么时候,他才能成为大明的诸葛丞相呢?
看一眼朱椿,又想想被扣在京师的自家王爷。他心中发苦,之国遥遥无期,他这个长史,压根没法大展拳脚,在府上,就跟个摆设似的。
还是有池好啊,年纪小,在王爷跟前露脸多,还能先他一步,知道三国那些事。
“那这个呢?”
朱椿懒得观察他的表情,指了那乌贼一眼,又问了一句。
胡长史挠头,他忘了。讲这一节的时候,有池急着抢饭,说的飞快,他没记住。不过那苦瓜他是知道的。
“下官忘了,但旁边的苦瓜焖肉,下官却是知道的,这个啊,叫苦肉计。”
苦肉计?又是什么鬼东西?
朱椿蹙眉,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你又在说什么?”
朱椿感觉自己的智商再次受到了侮辱,“周瑜什么时候打过黄盖了?周瑜从来没打过黄盖!”
这胡长史,疯了吧。
“这个呢?”
他又指着鸭舌问了一句。
胡长史被他骂懵了,“也忘了。”
“是舌战群儒。”
蓦地,背后有一个声音传来。
朱椿回头,一脸“你怕也是疯了吧”的表情。朱楹却走近了,看了那鸭舌一眼,又看了乌贼一眼,道:“诸葛亮联吴抗曹,孙权麾下臣子不愿,诸葛亮舌战群儒,劝服孙权。”
“所以舌是诸葛亮的舌,乌贼是读书人的墨?”
朱椿的脸已经皱成了苦瓜,谁能想得到,鸭舌炖乌贼,叫舌战群儒。可,“史书上都没记载的事,你就知道了?你站在诸葛亮旁边,听到他战群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