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就知道了。”林书阁捡起一串牛肉咬了一口才道。
几人换着烤了好几轮才作罢,林书阁便拿出特制的锅子开始煮火锅。
鲜白的底汤倒进各个小锅里,鲜香浓郁,众人纷纷围了过来。
“有辣锅、菌汤锅和红枣锅你们自己选。”他让几人把各种食材端了过来。
“这就是火锅啊,我见你们中原人有过这种吃法,不过还是第一次见吃得这么讲究的。”
他围着几个锅底转了一圈,还拿不定主意要哪个。
周度见他一脸纠结样,眼疾手快地选了辣锅,阿勒连忙选了红枣的。
嗯?阿勒竟然是个甜口。
塔兰倒是选了辣锅,林书阁一个无辣不欢的人自然也是辣锅。
可惜当时做模具的时候没有做九宫格的,为了省事只打了几个小锅,有机会一定让工匠打个九宫格模具,这样就不需要纠结吃哪个了。
塔兰学着林书阁选好锅子,给自己的炉子加了炭,开始往里面下肉,肉是提前腌制过的,早已经入了味,下到滚烫的锅里煮一会,捞起来蘸上蘸料。
“唔”塔兰刚吃了一口就被惊艳到。
“怎么样怎么样?”阿勒急地问道。
“好吃,又鲜又嫩,中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唇齿留香。”
第42章
“是吗?我倒要尝尝看。”周度迅速捞起一块羊肉放进嘴里, 眼睛微微一动,没再说话伸出筷子一口接一口吃个不停。
阿勒一看两人的反应,学着林书阁的样子捞出一块肉蘸了麻酱的蘸料, 再放进嘴里,先尝到的是调料的鲜香, 接着肉质鲜嫩润滑蹦入口中, 丰富的层次和肉质的口感结合得完美, 又不觉突兀。
周度一边涮羊肉一边叨叨,“淮亭兄你真不够意思, 上次咱们泡温泉的时候怎么没有火锅?”
这次有外邦人在还搞这么丰盛。
林书阁用公筷给他夹了一筷子肉,微笑道:“二郎,多吃点。”
吃都堵不上你的嘴。
塔兰才不管他们打什么机锋,一直在埋头苦吃, 并暗暗把这些记到来大燕必吃清单里。
林书阁拿出准备好的杏皮茶, 一人倒了一杯,火锅吃得燥热,续上一杯清凉解渴的杏皮茶, 再继续接着吃,这才是享受。
一顿饭吃得热火朝天,众人酒足饭饱之后,塔兰和阿勒向他们告辞, 他们得回去休整,然后去燕都。
阿勒和周度在前面偷偷摸摸不知道在说什么,塔兰脸上带着些不好意思, 他犹豫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块玉石。
“林县丞,这段时间多谢你的照顾, 发生了这么多事,我早已经把你当朋友了,这块玉送你,以后有什么我能做的,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办到,定然助你一臂之力。”
林书阁视线扫过玉石,玉质剔透,看着流光溢彩,料想定然是贵重之物。
“殿下,此物贵重,我着实不能收。”他推辞道。
塔兰有些着急,“它并非有多名贵,只是我幼时出去游玩捡到的,只是一块普通的玉石,父王命工匠细细打磨之后我便一直带着。”
他顿了一下,又道:“只是朋友之间相赠,就当感谢你今日的款待。”
林书阁见他坚持,无奈只能接过玉石,“多谢殿下。”
塔兰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意,朝林书阁挥挥手,便和阿勒一同告辞了。
林书阁含笑望着他们的背影,山水有相逢,还会再见的。
周度用胳膊肘捣了一下林书阁,“小王子跟你说了什么?”
那个阿勒一直拉着他说些有的没的,他不想听还不行。
“没什么,只是感谢我而已,走吧,我们回去了。”林书阁转身回道。
“哎,你等等我,到底说了什么,你们聊了那么久,我着实好奇。”
“那你就好奇着吧。”
“好你个林淮亭,你给我等着。”
春分时刻,万物复苏,西北的春天却要来得更晚一些,不过春祭可是大事。
李县令带领林书阁等人亲自前往田间耕种,以示劝课农桑,这也算本朝建国以来历代帝王垂范示民的大事,所谓“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
农业是古代社会的立国之本,无论是天子还是地方官员,都十分重视。
到了地方,地方行政长官也会带领当地官僚亲自前往田间耕种,然后向社稷之神祭祀三牲,祈祷今年谷物丰收。
这个时代铁犁牛耕已经十分普遍,且历代官吏十分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建,针对西北干旱少雨的特点,兴修了大量水渠来灌溉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