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这时,战鼓擂天,真正载满李家军的战船从樊河方向,冲了过来,喊杀声震天!
一个个装备精良的李家水师,跳上被冲散、还没来得及整合的萧家战船,刀光剑影,血染洛水。
……
…
这一战,直打到日头西斜,萧家军丢盔弃甲,出来战船几十艘,回去十几艘。
李家军乘胜追击,过了洛水。
李缮踩着染了血的浅水滩上,他抹了把脸颊,兜鍪下,目中流光烁烁,鹰视狼顾。
他的身后,披坚执锐的李家军登岸,素袍染了血与尘,乌压压一片。
……
李缮攻洛阳时,因为洛阳守城士兵不算多,军心也十分涣散,没有与李缮对决的勇气,所以他拿下洛阳的速度,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快。
朝廷里,大亓的小皇帝被人闷死在床上,官员倒是十不存五,萧家派系都不在。
早在李缮渡河之前,天业帝把许多朝廷机构南调,南下定都江州。
一时,大亓明显地分成了南北两势力。
…
窈窈收到一块珍石,珍石产于江河湖泊等水域,李缮寄送回来的这一块,十分圆润光滑,花纹是象牙色、灰色、雪白色相间。
它窝在窈窈白瓷一般的手心里,沉甸甸的,贴着肌肤时,给六月的暑热,带来一丝凉意。
窈窈把玩片刻,颇有些爱不释手。
李缮托人带回来的,还有一封信,是用洛阳皇宫里的松烟墨、蚕茧纸写的:[江边捡的石头,睹物要思我。]
窈窈扶着腰,笑得肩头轻颤。
且说洛阳百姓们发觉李家军进城后,不烧杀抢掠,十分欢欣,毕竟对他们而言,上头不管怎么变,生活都是这般。
而朝廷也空出来了,没有旧朝的人,虽然难以运转,但也没什么抵抗势力。
李望着手发国丧,提拔官员,安抚民心,很快,洛阳也并入李家的版图。
李缮给窈窈的信里,也提到了想让李家女眷南下,回洛阳。
上党离南方,太远了。
自从猜到李缮的野心后,窈窈从没想过,她还能回到洛阳。
她生长在洛阳,自然有乡情,如今洛阳一切安稳,能回去,何乐不为。
不止是她,钱夫人也愿意回去,她一直念叨上党的冬天太冷了,现在夏天,她回去了,就能在洛阳安然过冬。
不过,窈窈也有顾虑的事,那就是谢姝。
谢姝当时走后,就被薛家休妻,回到洛阳那个环境,谢姝心气高傲,面对熟悉的人的目光,不知会如何想。
谢姝去捏窈窈脸颊,笑道:“你居然会担心我怕流言?”
窈窈被她的动作,弄得晃了晃脑袋。
谢姝:“我是北上避难了,但那是因为我惜命,不因为面子,如今回去,
我也巴不得,我要让她们看看,我靠着妹妹,过得多好!”
李缮的野心,不必挑明,大家心中有数。
窈窈点点头,也是,谢姝这副仗势欺人的样子,才是她比较熟悉的。
最后一个考量,就是窈窈身孕,倒也不成问题。
她现在六个多月的身孕,不过胎象好,也一直有锻炼身子,就算是长途出行,也很安全,何况路上吴女医也都会跟着。
不然拖到九个月、十个月,不好走动了,到时候孩子生在上党,她还得坐月子,小孩小的时候,也不大好抱着乱跑,免得出一些不可控的意外,就更不好回洛阳。
因此,现在回洛阳的事定下来,众人收拾了行囊,在李家军护卫下,启程南下。
走的这一天,城中百姓自发相送,到了城门外,依依不舍。
窈窈抬眼,从车窗里,看到人群里一个白发老妪,正是当年因谢姓刺杀她的老妪。
这两年,老妪模样没太大变化,慈幼堂照顾得应是算好的,她应是恢复了些许意识,双目没那么浑浊。
透过窗户,窈窈对那老妪轻轻笑了笑。
老妪愣住,眼中聚起泪水,捂面哭泣。
……
李缮拿下洛阳后,迅速发挥铁骑的优势,攻下徐州、豫州。
但战事僵持在长江。
这儿才是萧家主场,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天业帝将洛阳“拱手相让”,李缮原先的地盘,离洛阳太近了,比起守洛阳,天业帝在江南地区,才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