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缮的人狂揽新朝一半的权力,权势赫赫,风头无两,难免引起李望心腹的不满,暂不赘述。
封后大典之后,是皇太子与太子妃册封大典,这三个月,李家人都没多少闲的时候,眨眼间,就要到灵奴的周岁宴。
经过窈窈和李缮的几番磋商,灵奴大名单字霁,取自《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之“霁”。
后来,李缮听说《高唐赋》作者宋玉,乃传世有名的俊美男子,隐隐怀疑窈窈是不是更喜清俊书生,而非他这种。
李缮自认自己是恩怨分明之人,无凭无据的,别平白怀疑了窈窈。
只是往后,若他所辖的官场,出现生得清秀俊美的文臣,他一概心生莫名不爽。
当下大典完毕,李缮和窈窈回了东宫,这也是早早修好的,周朝东宫不在宫内,只是在洛阳宫城往东,出入不走宫门,相对自由。
窈窈坐下,新竹和木兰赶紧上前,替她摘下厚重的发冠,擦面洗脸,又递茶。
李缮自己换下红色袍服,洗过手,就抱着灵奴,逗弄:“今日可会说话了?”
郑嬷嬷笑说:“会了,太孙殿下前头突然蹦出个‘娘’,实实在在的叫人惊喜!”
李缮:“来,叫声爹。”
灵奴眼眸一转,嘴巴咂摸一下,吐了个圆圆的泡泡。
李缮给他擦:“脏死了。”
灵奴“呸”的一下,将口水吐到李缮脸上,李缮早已习惯了,抹了把脸:“李灵奴!又吐我口水,岂有此理!”
灵奴扭动着身体,咿咿呀呀地想朝窈窈这边来,李缮偏不让。
窈窈换好衣裳,看李缮和一个未满一岁的小孩争锋相对,又无奈又好笑:“夫君,快来吃饭吧。”
过了巳时了,宫女摆上了午饭,一碟碧菜梗,一盅羊肉炖蘑菇,一碟小鸡炒脆笋,一道蜜渍桂花。
为了早晨卯时的典礼,他俩都是空着肚子的,食物的香气勾出人的馋虫,那道小鸡炒脆笋,用到了“炒”,是王焕用铁锅改良的,更是鲜香十足。
窈窈才说完,李缮肚子发出“咕”的一声,灵奴睁大眼睛,“咯咯”笑起来,还用腿儿去踹李缮的肚子。
窈窈也掩唇笑了。
郑嬷嬷把小孩儿抱下去,李缮摸摸鼻尖:“我看这灵奴不好用‘灵’字,越叫越机灵,成精了快。”
窈窈咽下口中米饭,问:“夫君觉得叫什么好?”
李缮给窈窈夹了一筷子鸡肉脆笋,他仔细想了想,道:“村生。”
窈窈:“……”
李缮自我欣赏起来了:“李村生,刚好村里生的,这名字不错!”
窈窈低头吃东西,她还是希望李缮吃完这一顿,忘掉他这灵机一动取的名字。
结果可想而知,李缮没忘。
当天开始,他就这么叫李霁,李霁竟然还“啊呀呀”应了,窈窈看这可是李霁自己选的,释然了,跟着灵奴、村生混着叫。
李霁乖时,她就叫他灵奴,不乖时就叫他村生,窈窈觉出了乐趣,毕竟,小孩儿身上多套几个绰号也没什么,反正李霁又不能说不要。
…
到了这年八月,临近李村生周岁宴时,一个日子也近了,就是谢姝的忌辰。
谢姝的死讯,窈窈没有刻意避而不谈,但也从没宣扬过,到现在,除了谢姝亲近的手帕交,洛阳很多人还以为她留在南郑。
窈窈并不想看到,有些人谈论谢姝所露出的“可惜了”的神情。
这日早上,卢夫人进东宫,与窈窈一同去了谢家的坟茔,两人给谢姝烧了纸钱,祭拜,窈窈把李霁也抱过去了,认认姨母。
中午,李缮和辛植在外头喝酒。
两人也没提杜鸣,到现在,李缮还让人在崖边找寻,一直没有找到尸体的消息,他们后来也给杜鸣立了冢。
杜鸣是孤儿,没人给他烧钱,李缮怕他在地府过得太拮据。
辛植身子虽然好了泰半,还是留了点病根,不宜多饮酒,酒多是李缮吃的。
晚些时候,李缮忽的问辛植:“我与你还可以吃酒排遣,我妻姐也因此事去世,我当如何与我妻说?”
辛植说:“殿下多宽慰娘娘。”
宽慰。
李缮很少宽慰人,唯有的几次,都是对窈窈,但他就算微醺,也记得每次劝说的效果都不太理想。
第一次好似是好几年前,他杀了一个萧家人,后来又有一次是杀了谢翡,知她怕鬼,才开口劝慰的。
但每次劝慰完,窈窈脸色更差了,甚至想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