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细究起来,要用木瓜蛋白酶预先处理,不就是因为这小儒艮肉的肉质比起品种优质的猪牛羊肉有点儿欠缺么?这么一看,还是吃传统肉类更省事儿吧。
但也是不得不承认,北冥的这道香煎小儒艮排做得相当优秀。火候严格控制的肉排,用刀切开轻轻松松,立刻就能看见真正的外焦里嫩;搭配上白芦笋⑤和青酱⑥拌意面,青酱的凉很好地缓解了肉排的热,而白芦笋的清爽也给脂肪丰富的肉质更增添了几分层次。
北冥家族的成员们,也给大家分装了很多盘子,做了简单又不失精致的摆盘。一位手工不错的年轻人,很有可能也是正经学过的厨师,把一片极薄的火腿肉用筷子夹着一转,就转成了一朵粉红色的火腿花。在盘中肉排的旁边撒一点用于食客自己调味的胡椒酱和玫瑰盐⑦,摆上这朵火腿花,中间点缀半颗切开的新鲜无花果,正好可以把肉排和意面跟调料分隔开。在吃的时候,极薄的火腿可以代替调料而增加肉排的咸味,或者直接和白芦笋搭配食用,味道都很不错。
“我听他们讲,这是精制了一年半的滚轮生火腿,是深海餐厅新进的一批货,用来做最贵的那档黑鱼子酱冷盘的。”白沅一边吃着一边对姜祎成说道,虽然他不喜欢杀小儒艮,但对于这头猪的死亡倒颇为满意,“那个冷盘我之前点过外卖,感觉现在这批火腿的质感比之前的好多了。也可能是不同批次的猪跑滚轮的时间有差异的原因?”
对于这些讲究吃穿用度的知识,姜祎成的了解真是不多:“嗯,滚轮是怎么个跑法?”
白沅奇怪地看了她一眼,确认她是真的不知道才解释说:“滚轮就是养殖场强制让猪跑步的机器呀,不过只有在滚轮上跑过一年以上的才能叫‘滚轮猪’。这种充分运动刺激肌肉生长的猪腿,才值得精制成生火腿,是那些普通工厂肉比不了的。”
原来还有这种讲究。姜祎成以前没破产的时候,也被喜欢生活仪式感的舒钰拉去尝过天下不少美食,类似的生火腿吃过不少,但大都对于具体做法没什么印象。
她只是突然觉得有点儿好笑,白沅认为小儒艮的科学养殖是残忍,却觉得对猪进行强制运动是讲究?可见儒艮和猪之间,确实是不平等的呢。
但是人类的这种双重标准,究竟能外延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说了。
————————————
注释:
①儒艮:海牛目儒艮科动物,自然状态下生活在热带浅海,以海生植物为食,主要天敌为大型海洋掠食者。人类认识儒艮已有很长时间,据说“美人鱼”的原型就是海边的人看到哺乳的儒艮。尽管与鲸类在进化上相去甚远(指儒艮的海牛目属于非洲兽总目,而鲸偶蹄目[1]属于劳亚兽总目),但海洋哺乳动物的共有性质使得儒艮的肉、脂肪和皮革都具有经济价值,现代人类的捕杀令儒艮种群数量锐减,目前儒艮已列入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示,在现实生活中请勿食用野生哺乳动物。这不仅是为遵守法律,更是考虑到尚未被驯化和规模养殖的物种并不适合食用,应当避免其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及盗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1]鲸偶蹄目:因其进化上的等同地位,一些观点主张将原鲸目和偶蹄目合并为鲸偶蹄目。目前“鲸偶蹄目”和“鲸目+偶蹄目”两种分类观点都可使用,前者强调进化关系,后者强调形态学差异。值得一提的是,进化本质上是二分的模式,即使在同一目当中不同分支分出的时间也必然不同,理论上不存在两个进化支同时分出,因此目前研究进化生物学的主流方式是直接使用进化树,而不强调“纲目科”之间的层级地位关系。
②木瓜蛋白酶:最初从番木瓜中提取,是一种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均较好的低特异蛋白酶,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等轻工业生产中。
③人工繁育是动物保护中的重要环节,人工繁育的个体可用于野化。而如果繁育可以实现规模化,也可将野生动物驯化为包括宠物在内的家畜。后者的一个经典案例是苏联遗传学家贝尔耶夫实现了对狐狸的驯化。
④对品种进行传统的选育优化也可以缩短繁殖周期,但是此处设定在2186年已实现将儒艮性成熟年龄缩短到四年,可以推测必然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⑤白芦笋:避光生长的芦笋,可以达到去除其中叶绿素的作用。具体方式常为随芦笋生长而垒高土面,在当代因种植较复杂而价格显著高于普通绿芦笋。
⑥青酱:指意大利式罗勒酱pesto,主要由罗勒叶、干酪、黑胡椒、松子、蒜等加入橄榄油打碎制成,是吃面条时的常用拌酱。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煎肉排和酱拌面条都属于家常菜,而白芦笋在法国菜里还是能上高档餐桌的,因此上述这种搭配应当不会在现实中见到。
⑦玫瑰盐:一种岩盐,据说是由于其含有铁离子较多而呈现出偏红色,因此常被用于菜肴的装饰。值得注意的是,玫瑰盐和普通精盐没有功能的差别,甚至如果取材和加工方式不合理,可能存在重金属离子超标的风险。建议大家日常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盐,在食品安全方面切勿过分猎奇。
第二百零八章:遗忘朋友好记性不如烂……
在雪地里聚餐,消解了之前讨论“派系斗争”时严肃而略带诡异的气氛。在更轻松的氛围之中,姜祎成终于想到了点儿对她自己而言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