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和老丈讨价还价。
一枚扇贝要价二十文,实在太贵了,她手头的钱都不够周转的。
“妾在庆丰街做些小生意,每日要进些扇贝和小银鱼。”初期试水,关鹤谣不敢托大,便说每日要二十枚扇贝和两斤太湖小银鱼。
那老丈倒也爽快,最后定下扇贝一枚十九文,银鱼一斤六十文。若是之后进得多了,还可以再便宜一些。
关鹤谣付了定钱,又扣扣嗖嗖地只称了半斤银鱼,准备回家做试吃。
*——*——*
关鹤谣一路东奔西走,脚步匆匆,又买了三层竹蒸屉和四十个粗瓷小碗,先放在了刘家香饮子铺。
每每路过药肆就进去抓药,仍是把药方拆开,跑了好几家。
外敷的伤药用完了,这正是个去找王郎中的好机会。见了关鹤谣,王郎中神色正常,问了几句伤者的恢复情况,就给她拿了新的药。
虽然阿如一直在监视这里,说并无异常,但是亲自查看过后,关鹤谣终于放下了心。
这几日风声也没有那么紧,她便敢去官药局抓了几味药。
官药局毕竟比私药肆便宜三成左右,能省一点是一点。饶是这样,关鹤谣的钱也只够再买三天的药。
待又买了些大蒜、豆腐、米缆和半个大冬瓜,除去明天要进货的钱,她身上几乎再无富余。
这资金链还能断得更碎一点吗?
稀碎稀碎的啊!
紧紧捏着钱袋,关鹤谣叹着气向家走去。
她路过桂香坊,忽然发现铺子前的案台换了陈设。
只这么几天,色彩缤纷、花团锦簇的花朝节糕饼就已经撤下,为寒食和清明做好了准备。
那展台上,虽也有乳酪、乳饼、麦糕这些清明时节食用的糕饼,但主角还是青团。
雨过天晴色的莲花大盘,摆上几个圆滚滚的翠绿青团,边上有插着柳枝的同色花器,有三两个精巧可爱的酒壶罩在素纱之下。
如折柳枝一般,把江南的烟雨也折了一角来摆在这里,如梦似幻。
虽然已经上了一次当,但是关鹤谣,其实属于最容易被操控的那种消费者。
她看一眼那精致优美的展台,再看一眼,又看一眼……
最后还是没控制住,像一个被渣男pua的无知少女一样,想着“再给他一次机会吧”,用最后那点余钱进店要了一个青团。
一问才知道,只有红豆馅的。
年轻的堂倌衣饰整洁,先在手上垫了一小方又白又厚的绵纸,才用竹夹子夹了一个青团放上,双手递过来,笑眯眯地说:“谢小娘子惠顾八文”。
关鹤谣肝儿疼地付了钱,捧着青团细细端详。卖相倒是不错,棉纸上五彩套印着店家商标,艾草汁子颜色鲜亮,算得上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