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技术手段限制,对抗f-22a的战术搞得比较复杂。
第一轮与第二轮突击,除了引开联军注意力,只有一个目的:打掉联军的预警机,迫使联军的f-22a启动火控雷达。
从理论上讲,电子战机能在数百公里外探测到f-22a火控雷达发出的电磁波。
可是现实中,根本办不到。
战斗机上的火控雷达不像预警机上的搜索雷达,不具备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搜索能力,即便一些较为先进的相控阵火控雷达的理论探测范围超过了二百一十度,可是在使用中,为了提高探测距离,火控雷达会把波束集中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之内,而相控阵火控雷达的旁瓣波束都比较弱,难以探测到。
要想探测到f-22a,就得在f-22a火控雷达的照射范围内。
显然,美军战斗机不会用火控雷达照射几百公里外的预警机,也就不会被跟在预警机后面的电子战机发现。
此时,战术开始发挥作用。
两个f-22a中队里的领队长机用雷达探测到晏鹰搏驾驶的j-11b时,翼根挂架下的电子吊舱开始工作,迅速测出了f-22a火控雷达的工作频率,以及大致方向,随后用数据链发给了电子战机。
虽然agp-79火控雷达的可探测性非常低,旁瓣波束的能量远低于主瓣,还具备频率捷径变功能,能在受到干扰时主动改变工作频率,但是旁瓣波束的频率与主瓣波束一样,只要确定了主瓣波束的频率,就能有针对性的探测到旁瓣波束。
电子战机需要的,就是f-22a火控雷达的工作频率。
掌握了频率,即便没有在f-22a的探测范围内,电子战机也能通过增强信号感应灵敏度的方式,确定信号的方向。
两架电子战机,通过三角法就能算出f-22a的距离。
事实上,要不要算出距离都没有多大关系。
只要确定了f-22a的方位,电子战机就能启动临时安装的火控雷达,以连续扫描的方式进行照射。
因为早已掌握联军其他战斗机,比如f-15与f-16火控雷达的工作频率,所以f-22a受到连续波照射后,敌我识别器将自动开始工作,向照射源发送带有密码的应答信号,避免友军误伤。
敌我识别器不由飞行员控制,所以飞行员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更重要的是,敌我识别器使用的不是定向天线,应答信号不具有方向性。
在电子战机动手后,f-22a的行踪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受到照射的不止有领队的长机,还有跟在后面,保持无线电静默的僚机。
截获f-22a发出的敌我识别信号后,电子战机首先确认有两个中队的f-22a,随后向参与作战的战斗机发出攻击指令。
发射导弹的是飞行员,可是起到关键作用的绝对不是飞行员。
半分种内,四个中队的四十八架战斗机向二十四架f-22a各发射了一枚pl-12,确保每架敌机都遭到四枚导弹攻击。
这次,志愿军使用的pl-12也有所不同。
一般的pl-12为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对空导弹,性能与美国的aim-120c差不多。实际上pl-12与aim-120c存在很深的渊源。在pl-12之前,中国空军的第一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就是以美国的aim-7f为基础开发而来的,只是性能没有达到设计指标,没有大规模装备。在此基础上开发而来的pl-12在气动布局上,与aim-7f很相似,而aim-120也与aim-7f存在血缘关系。仅从外观上看,pl-12与aim-120的初期型号非常相似,只是受制于火箭发动机与电子设备,尺寸更大一些。
只是现在使用的pl-12都为被动雷达制导导弹。
与主动雷达制导相比,被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区别只在导引头上,即没有雷达发射机,采用了灵敏度更高的雷达接收机。
只要目标持续发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导弹就能命中。
为此,在四十八架战斗机发射导弹之后,两架电子战机没有停止工作,继续用火控雷达照射f-22a机群。
只是,pl-12的射程不比aim-120c远,比aim-120d短得多。
j-11b与j-10机群发射导弹前,东面的f-22a机群就发射了导弹,随后西面的f-22a机群也发射了导弹。
不用电子战机警告,战斗机上的雷达告警机就提醒了飞行员。
敌机已经发射导弹,但是j-11b与j-10机群没有疏散规避。
不是飞行员不想规避,而是负责前线指挥的关云山不准规避。
雷达告警机一直在嗡鸣,表明f-22a发射的aim-120d采用了连续波制导、或者是无线电中继制导,而不是惯性中继制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