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男女青年,所有亲戚,只有春节回来得最齐。况且,如果不在老家办婚礼,有三个毛病。第一,亲友们好像不承认你们的婚姻。第二,扯结婚证办户口转移或者田地划分等,麻烦就很多。第三,多年,亲友邻居家办事你送出去的礼,不通过这种方式,你收不回来。一生维持的人情,到你这里就断了,岂不是在钱上,划不来?
这样的闪婚,当然感情基础很低,大多数是先结婚后恋爱吧,如果他们爱得上。那些爱不上的,哪怕后来有了孩子,该跑路的照跑,只是概率小一些。毕竟,母亲舍不得孩子,嫁到穷家,也就认命了。
这种闪婚,提出大额彩礼,突然要你拿出来,这也从一个侧面,考验男方家的实力。要知道,你如果有实力,现场就拿出来了,证明你确实有点钱,不骗人。钱是最好的防伪标记,做不得假,甚至,有亲友还拿验钞机当场验钞,那场面,跟市场没两样。
冬子听到这里,倒并不反感。把婚姻当市场,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不得已的选择。古话说得好:贫贱夫妻百事哀。没钱饮水饱,只存在于电影里。有钱的婚姻不一定幸福,没钱的婚姻一定不幸福。如果两者无法兼顾,只能选择有把握的那一项。
当年,自己与燕子关系那么好,为什么燕子选择回避自己的追求?因为,她知道,自己太穷了,如果嫁给穷的冬子,那两人过得什么日子?三个字:没希望。许多年轻人误以为,凭着那冲动般的感情,可以熬过困难的冬天,抱团取暖,才是真爱情。他们不知道的是,面临他们的,如果是一个漫长的冬天呢?耗尽双方的热情之后呢?
一地鸡毛。
还有一个理由,是考验男方的另一个实力。如果你家暂时没有这么多钱,那你得借出钱来。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突然能够借到这么多钱出来,说明你至少有具备实力的亲戚,并且,这亲戚还愿意帮你。有实力有意愿的亲戚,至少可以保证,你家出现诸如生病诸如上学等急用钱时,不至于没有办法。
借得到钱,也是一种实力。
这不仅是对你家亲戚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你家人,一生为人的考验,也是对你还款能力的一种考验。这些考验,如果要一一证实,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的。所以,用钱这个办法,一下就试出来了。
“太精明了,这办法,几乎是绝招啊。”冬子感叹到。原来以为自己见识不少,但这种一举多得的办法,居然没有农民们想得好,看样子,没有谁比谁笨。
“怎么搞成这个样子,男婚女嫁,不是正常的嘛,以前是怎么过的呢?”冬子还有些不太理解。此时,桌子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大人们,都各忙各的了。
“僧多粥少,有时候,对那个祠堂的事,还真不好说。”
这事牵扯到祠堂?冬子不太理解。于家是大户,但在村里却并没有修祠堂。这事,燕子的爷爷说过。他是于姓辈分最高的,他不同意,大家也就没有由头了。
堂史的解释有些趣味。原来,进入祠堂的祖先,其实是先从修家谱开始的,有男人后代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家谱,如果你生个女孩,那家谱中到你那一代,就断了。
人生总是短暂的,要想留下永恒的印记,传统的办法,就是在家谱上留下名字。如果按这个说法,那生男孩子,就成了大家共同的追求。它关系着生命的价值,是老人们唯一的想念。
但这也促成了另一个方面的后果。那就是,因为b超等手段,或隐或现地起作用,出现了男多女少的局面。这就造成了,在婚姻关系里,女方少了,物以稀为贵,男生多了,贱如狗。
而当年,燕子父母也不是没想过生男孩,但是,他们当年进城比较早,接受新思想比较多,自家的经济负担又重。他们只想把燕子努力培养出来,如果再生一个,燕子就要受委屈了。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越穷越生,众多子女中,按概率来算,或许有一个天然成材,那你老了,就依靠他养老了。第二个选择是精品工程,只生一个,不管男女,就用力培养,增加成材率。燕子的父母,选择了后者。
后来造成的影响是,当孩子长大了,有男孩的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有女孩的家庭,好歹还有最后的希望。
“冬子,你看看,在今天,十有八九,是女人当家,对不对?男人说话,算得了数?”
冬子承认:“对,年轻人,差不多都是这样。”
堂兄点了点头,看着远处正在收拾衣服的眼子,再看了一眼冬子,眼神意味深长。他估计也猜到了,燕子与冬子之间,管钱的,肯定是燕子。
“所以,从养老来讲,生女孩更划得来。”
“算是吧,这是现实。”冬子应和到。
“这是天大的事。你晓得,农村人没有退休金的,养老全靠子女,不像城里人,退休了后,有退休金,自己吃穿不愁,医疗还有医保,也不怕。我们农村有句话,说来不好听,但是至理名言。”
他要说金句?冬子问到:“啥话?”
“老子欠儿子一个媳妇,儿子欠老子一口棺材。”
这句话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帮儿子成家,是父母的责任。为父母养老,是儿子的义务。
其实对这件事,孙总当年在西安,都说过他的观点。他的意思是,完全脱离经济基础的所谓上层建筑,是不讲道理的。如果只说我们传统的文化,那也只是盲人摸象。老人们追求书上留名就错了吗?
其实不是你在想什么,你想的,与你的现实处境有关。孙总认为,传统超稳定的农业社会以及落后的生产力,造成了这种意识的流行。
当年推崇生男孩的特点,与西欧的男女相对平等,与高低贵贱无关,与伦理的高下无关。其实,是经济生活的方式不同。西欧社会,很早就进入了工商业文明,而工商业文明条件下,女性以其不输于男人的智力水平,可以挣得自己的收入。当她们经济地位起来后,社会地位也就得到了承认。所以,那里出现了许多女王之类的人物。而中国,偶然出现一个女皇帝或者太后执政,那也是因为男人的原因。
为什么会有这种分别?其实是因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阶段。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不可能用精品工程来培养子女的。因为当时贫穷,医疗落后,孩子夭折率高,人均寿命,在古代,长期在三四十岁左右。多子多福,早子早福,就是用概率取胜的。
更何况,农业社会的大量体力活,男人更显示出体力的优势来。所以,男人的地位更高。正因为这种经济现实,才支撑了意识伦理的男孩倾向。
而今天,中国进入工商业社会,速度如此之快,老人们普遍没有这个经验,也来不及认识它,当年根本没来得及改变自己的观念。不是他们笨,也不是没见识,只是没想到。
哪一个专家教授,能够在四十年前,预测到今天中国的现实?太快的变化,让你应接不暇,所以,大家只能顾眼前,顾不了长远。谁知道,明天社会是什么样呢?
在工商业社会里,女性其实有一些优势的,比如心细,会打算,直觉灵敏。在平时自己与燕子的相处中,冬子就明白,燕子对管理人,管理钱,某些方面,比自己要强得多。所以,燕子的地位高,是有道理的。
撇开爱情,仅用现实的话来说,女性地位迅速提高,也是有道理的。
冬子是经历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对那建立在田园之乐的农业文明,在审美上有天然的倾向。如果你喜欢陶渊明,喜欢孟浩然,那你就没有理由,不喜欢这种田园人生。
想当年,孙总在陕西,盯着那些禾苗,看着那些鱼儿,那一种沉寂之美,有一种孤独中,得到自在的感觉。
一个人为什么能够忍受孤独,那只不过是一种比较。如果独自一人,能够在自在的满足感中得到慰藉,他就能够长时间度过那些独自咀嚼的日子。
就像燕子的父亲,甚至燕子的爷爷,他们虽然文化不高,也不是绝顶聪明的人。但是,凭对现实的直觉,他们作出了最大胆的选择,一切为了燕子,为了燕子一切。
当然,他们同意到城里居住,这也是了不起的决定。虽然,在城里,他们可能找不到美感,甚至有些压抑与不自在,但是,承认现实,尊重现实,是最大的理智。
许多人把个人感情掺杂于现实的选择之中,非常不明智。他们认为,保留自己感情的决定,才是个性化的表现,才是尊重自己。
其实,他想过没有,你的感情是从哪里来的?不过是从你过去所有的现实经历中来。包括教育环境生活及体验,所有的一切经过的,都在给你所谓的独立感情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