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
萧天看着手下的技术人员将一段代码难题提交上来,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开始只是说了个大概的人工智能大方向,所以觉得很难,但是真的进入了之后,发现难度也是相对的。
起码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艰苦了,因为有一些是别人已经攻克了的难关。
早些年,在模式识别领域(例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大家都发力在数学算法的时候,算法工程师虽然努力多年,精度却一直上不去,几乎没有实用价值。
但是,突然有一天,在nist竞赛中,有一个厂家突然爆发,一骑绝尘,直接把竞争对手甩下几个身位,也直接把很多识别技术(例如人脸识别)推到了实用的地步。
这个事情对业界的震惊很大,不久后,大家了解到竞争对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正是因为引入了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ai技术后,整个业界的研发重点就迅速切换到了ai的跑道上。
在随后的时间里,大家都如饥似渴的阅读各种paper,接触与ai相关的各种技术,包括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等。
之后,各家厂商的人工智能平台就搭建了起来,各种模式识别技术(例如人脸、语音)放弃了传统的数学算法研究,直接切换到深度学习平台上。
而经过深度学习的训练,在两年后的nist竞赛中,各家公司的算法精度上虽然没有赶上原来的第一名,但已经开始接近了。
这也说明了,两年的时间,模式识别领域,在算法上,大家都统一切换到了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上。
同时说明了,从技术上来说,“深度学习”并不是一个特别高深,特别新颖的技术,而更多是“旧瓶装新酒”,是对大家观念的扭转。
因为在此之前,计算资源缺失,数据缺失,所以才使得严重依赖于此的深度学习技术难以实用化。
而经过互联网多年的积累,计算和数据都到位的时候,“尘封”多年的深度学习技术则突然“枯木逢春”。
因为不止一个算法科学家嘴里说过,从对脑力的挑战来说,深度学习的精巧度远不如传统的数学算法。
甚至,相对于早前的数学研究,大家都觉得“深度学习好“傻”,好“暴力”,一种常见的套路是:设置框架,喂数据,调参数,喂数据,调参数…,循环往复。
而且,就这两年来说,好多普通的软件工程师,都慢慢开始对算法研究缺乏敬畏了,因为许多人最多的对话就如下面——
“你们算法实验室,能不能尽快把质量检测精度再提高下。”
“当然能,不是正在准备数据,正在训练嘛!”
所以,算法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赖于数据,而不仅是算法工程师的脑力。
这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使计算机变得“聪明”的同时,却使算法工程师变得更“傻”。
这种傻有两个纬度,一个是从人的角度看,算法工程师的工作难度在降低,从阳春白雪变为了“朝市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