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证据,摆在大师眼前,大师却是一叶障目,认定是陛下陷害感业寺。却不曾睁眼看看,这如今的佛门,可还是当年的佛门了?”
惠启皱眉道:
“老衲只相信眼睛看到的东西!”
他入京之中,只看到市井之间,不断有人败坏佛门清誉。萧承更是以论法大会,以佛门大法师之位,离间佛门僧众。设立度牒制度,有限制佛门之意。
如此种种,是让他先入为主,对萧承有了不好的看法。又有佛门弟子在他面前故意隐瞒,自然越发肯定萧承对佛门的恶意了。
“既然如此,那大师不妨回去调查调查,为何在夏、黎两国进犯之前,便召集各地的佛门护寺僧兵,齐聚感业寺?为何感业寺之中最后的精锐弟子,会在陛下班师回朝之际,出现在中庆城中!”南霁云沉声道。
惠启闻言,不由辩解道:
“召集护寺僧兵,那是感业寺为了云国社稷,这才……”
说到一半,他突然一顿。
有些事情,惠启此前未曾细想。但若是真如南霁云所言,确实颇有疑点。
便是为了维持云国社稷,这才召集护寺僧兵,那为何会在京中收到消息之前,便提前有了动作?更不要说,那些在萧承回朝之时,潜入京中的佛门弟子了!
惠启越想,脸色便越是有些难看。
“大师,刚刚那些话,乃是陛下嘱咐,让我带给您的!若是真想查清真想,还请大师,莫要先入为主,一叶障目!”南霁云道。
惠启神色变化不停,终于脸色一沉,对着南霁云合十一礼,转身大步离去。
第三十二章科举开始
等到惠启和尚回到中庆城中善世院的时候,见到的便是一众脸上神情焦灼,带着紧张担忧之色的和尚们。
众僧看到惠启终于回来,除却只穿着一身单衣,再无异样,这才稍稍放心下来。众人围了上来,纷纷一施佛礼,争相道:
“惠启大师总算回来了!”
“方丈,此时中庆城不比别处,您不该如此胡乱离开的!”
智通和尚神色紧张,沉声道:
“方丈身份今非昔比,今后若是去别处,务必要我等护持才是!”
惠启环顾周边围住自己,面带担忧之色的僧众,心思有些沉重,随口道:
“是老衲思虑不周了,只是半夜无心睡眠,这才……这才,独自出去转转。”
惠启一辈子固守清规戒律,可以看出不甚擅长撒谎,为自己找借口之时,神色颇为有异。
但一众僧人见其安全归来,又看惠启和尚不愿明说,也便没有深究下去的意思。
一名大寺方丈站了出来,打着圆场道:
“明日便是论法大会,大师此时突然不见了踪迹,我等还以为是……嘘,总之虚惊一场,无事就好,无事就好!”
“是啊,大师没事就好。”
惠启和尚又多次俯身行礼,请众人回去,早日安寝,一众和尚这才散去。
唯有智通和尚,见惠启神色有异,方才一直留到了最后。
惠启看向智通,问道:
“老衲不过出门转转,怎么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智通和尚闻言,双手合十一礼,道:
“巡夜执勤的师弟见您禅房之中灯火未灭,想着劝您早日休息,这才发现您不在房中。”
惠启微微点头,道:
“你且随我来!”
说罢,惠启抬腿便朝自己房间走去。
智通见其神色不太寻常,便知这是有事要问询自己,连忙跟了上去。
进入禅房之中,惠启紧紧盯着智通,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道:
“智通,你告诉我,感业寺之变前后,是不是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你们到底,有没有瞒着我什么?”
智通闻言,神色顿时一变,眼神有些闪烁,道:
“方丈,可是您从何处听来什么谣言?感业寺事变,个中缘由,不是都已经……”
惠启和尚神色肃穆,双手合十,长宣一声佛号,打断道:
“阿弥陀佛。你我皆是出家之人,不得妄言。刚刚我在众僧面前,已经犯了口戒,日后自有果报。智通,你也要学我吗?”
智通闻言,原本想要辩解之言,顿时被堵在喉咙处,讷讷着不知该如何回话。
其实有些时候,说话必不说话有用。
见智通突然之间露出如此神色,惠启心中便已然明了了七八分,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感业寺之变,果真如南霁云所言,乃是佛门意图叛乱,这才致使当今皇帝下手围剿。
难怪他在中庆城奔走这么久,却还是无功而返。这本就是千真万确之事,怎么可能让他找到翻案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