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
秦轩有些错愕地指了一下自己鼻尖,看看身旁的太子,又回头看看大殿里的文武大臣,朝梁帝行礼道:
“父皇,这大殿之上,儿臣年纪最小,当着太子以及各位朝臣的面,哪里轮得上儿臣胡说八道,您还是让太子先说吧!”
秦轩这话看似谦虚,实则是给刚刚当上太子的二皇子挖了个坑——我不敢胡说八道,还是让太子胡说八道吧。
“老七!”
二皇子秦阔本就喜欢飞扬跋扈,咋咋呼呼,如今登上太子储君之位,更加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当下不知深浅,大声朝秦轩道:
“父皇让你说,你就说,哪来那么多废话!”
秦轩人畜无害一笑,朝二皇子行了个礼。“二皇兄,您是太子,未来的大梁储君,叱咤风云,指点江山,所以要说如何退敌,如何安邦,也是应当由您来说!”
秦轩这话说的,一点毛病也没有。
二皇子琢磨了一下,实在挑不出骨头,当下不甘心地一甩袖子,“哼”了一声,对梁帝道:
“父皇,儿臣以为,老七虽然主持了赈灾,但终究从未参议过朝政,估计他是说不出什么来的。父皇倒不如听听各位朝臣怎么说。”
听到这话,梁帝有些不悦。朕想听听越王的意见,越王不过是谦虚一番,太子倒好,直接不让他说了。
“好吧。越王毕竟第一次参加朝议,有些事情不甚了解,就先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然后再说。”
“各位爱卿,关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不妨直言!”
梁帝说完,大殿内沉寂了好一会儿。
梁帝有些无语,当下看看群臣,点名道:“兵部百里泓,你先说!”
“是!”百里泓出班道,“陛下,臣以为,北燕看似强大,实则是由无数游牧部落联合而成,内部十分松散。之前屡次进犯大梁,之所以得手,纯属侥幸。如今我大梁研发出新型利器,定能确保寸土不失,更能一雪前耻!故此臣以为,坚守河北三城,寸土不让!”
“百里大人言之有理。”梁帝点了点头。“各位爱卿,大家继续说。吏部赵大人,你刚刚升任吏部尚书,说说你的意见。”
“是!”刚刚升任吏部尚书的赵宗献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大梁疆土不可侵犯,只是战事一旦一开,劳民伤财,生灵涂炭。既然如此,倒不如给北燕一些粮食银钱,双方都能避免死伤。”
梁帝点了点头。“赵大人的话,也是有些道理的。”
“礼部何大人,你是三朝元老,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被梁帝点名,老尚书颤颤巍巍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自从燕云十六州丢失之后,大梁失去长城屏障,北燕铁蹄可以长驱直入,大举南下,所谓黄河天堑也不安稳。”
“陛下,老臣以为,眼下无论战,还是和,汴梁终究距离边境太近,不太安全,应当尽早考虑迁都南方。”
梁帝再次点头。“何大人的话,也有些道理。”
“靖王,你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