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一切只是一个年轻人的突发奇想,但是在那个年轻人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想要在这里缔造的一切——创造一个能够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环境。
在铁路技术研究所成立三周年庆典上,不过才二十九岁的冯清云发表了“四小时交通”的构想,尽管这个“四小时”指的是A到B和B到C之间时间,而不是A到C的时间。但是250公里时速的高速列车,仍然让与会者们惊讶的不时交头接耳。
甚至在64年东京奥运会的时候,那些参会运动员们到日本后,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以及相关国际政要、观看运动会的嘉宾,无不对日本新干线及独特的“光”号列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跃跃欲试,登上列车,感受速度与激情。
两年前,南洋机车公司就以德国电动机车为原型生产了一批电力机车,用于铁路运营,之所以采用电力……因为其维修保养更简单,相比于需要经常维护的内燃机,电动机在全寿命期间几乎不需要维修。而且,电力机车生产设计也更简单。
“放松一些,没有什么好紧张的,今天喊你过来,是想和你谈谈你的“四小时交通”,这个构想很好嘛,报纸上说的不太清楚,所以,我希望能够听你亲自讲解一下。”
虽然与会者大都是铁路系统工程师,但也有一些来自报社的记者,对于记者们来说,那些大人物的演讲,反倒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冯云清的“四小时交通”成功的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
新干线……那可是小日本的骄傲啊!甚至可以说是日本的名片。
在李毅安的引导下下,冯云清便一一解释着他的构想,刚开始还有些紧张的他,慢慢的放松了下来,与周年纪念会上演讲,仅仅只是强调高速铁路便捷性不同,他同样也提到了市场。
新干线的确成了日本的名片,从此,与富士山一道,共同成为日本的象征,整个七十年代,每逢圣诞节,50%寄往西方国家的贺卡上,无不镶嵌着“子弹列车”。也正因如此日本人才充满骄傲的将其称之为“梦之超特急”。
“高速铁路,四九、二月……”
不过与国人热议的“领先”不同,从报纸上看到了“四小时交通”以及“高速铁路”的构想后,李毅安的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不是后世的高铁,而是新干线。
坐在总统的对面,冯清云说道。
铁路技术强国!
仅仅只是这六个字,就让李毅安对冯清云刮目相看了,这个年青人……有想法啊!
看着面前的年青人,李毅安的目光发生了些许变化,此时,他看到的并不仅仅只是冯清云,而是以其为代表的那一批由南洋培养出来的学者,他们或许都很年青,但是注定将会在未来的岗位上,取得出令世人为之震惊的成就。
四小时交通!
250公里时速!
像飞机一样快的列车,这些有哪一样不是新闻所需的嘘头?
于是乎,与会的记者们在第一时间,将冯清云的演讲报道了出来,作为一個颇具前瞻性的概念,立即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议论,毕竟,沿自国人的心态,对于“领先世界”这几个字,还是非常着迷的,毕竟,唐山近百年屈辱,让人们对任何“领先”都极其的敏感。
与会的铁路、机车工程师们对于ETR200型电车并不陌生,其实德国的电动机车技术也很发达,不过他们的柴油机车技术更先进,在战前时速就飙过了200公里时速,达到201公里。
心里这么想着,李毅安便拿起了电话。当天下午,第一次走进总统官邸的冯云清显得忐忑不安,以至于在进入办公室后,人都显得有些紧张,见状,李毅安便说道。
但那是德国。
想到这,他笑容也变得越发灿烂起来。
“这才是真正的梦之超特急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5shuwu.com。手机版:https://m.25shu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