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算上那些之前因为丁忧而未能参加殿试的士子们,此番总共有整整一百九十名贡生之多。
但让人感到诧异不已的是,这长长的名单之中竟然独独不见长洲府齐贺的名号!
圣上看完那长长的名单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故作诧异:“榜单之上怎不见长洲府士子齐贺的名字?”
听到圣上的垂询,站在一旁的汪相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施礼道:“启禀圣上,老臣认为,齐贺的文章实在精妙,可以被评为一甲之列。肯请圣上重新定夺。”
“长洲府齐贺,出身乡野贫寒之家,科举顺遂,没有经历坎坷便年少入仕。这样的年轻人需要多多磨练,吾以为,评为二甲足矣。”
圣上说完,目光扫了一眼下方汪相。
汪相见状,深知圣意已决,但仍不甘心就此放弃,于是继续进言道:
“圣上明鉴,一甲状元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齐贺虽出身寒微,却屡试屡中,可见其读书刻苦,有真才实学。
我大胤朝以科举取士,正应以此激励天下学子,让他们明白,只要有真本事、肯努力,便可凭借科举进入仕途。为我大胤选拔更多的人才。”
汪相的这番言辞说得十分中肯,令人无法辩驳。
圣上问:“汪相的意思是,齐贺可点为一甲第一人?”
汪相深鞠一躬,双手抱拳于胸前,低头不语。
他深知殿试乃由圣上亲自主持的,自己虽有进谏之责,但终究无法左右圣上的决定。
若是圣上态度坚决,他强行推荐,怕是会引起圣上不悦。
此时此刻,屋内再次陷入一片沉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