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对方剂学意见最大的,莫过于经方派。
因为该书将占据经方中篇幅最大的桂枝类方,一刀削残了……
举个反复说了很多遍的例子。
桂枝汤是治疗汗证的很好的方子。
但是治汗并非是什么发汗解肌或者固表,而是可以调和营卫!
这是伤寒里面的原文,病汗是因为荣卫不和,所以桂枝汤可以让荣卫和谐,起到止汗的作用。
调和营卫是双向调节作用,就好像两条河流一样,哪条水多了,那条水少了,都不好,所以用桂枝与芍药,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不管是谁多谁少,都能调和到一个阴平阳秘的状态。
这才是桂枝汤这个方子,仲景第一方的本质精髓!
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
而之后仲景治疗大法都是由此而演化得来的。
但是现代人,或者说之前很多医家他们是怎么理解的?
啊,桂枝是大辛大热之物,所以只能用来治疗风寒且表虚证。
热证不能用呀~
实证不能用呀~
这种思维其实还是将中药当成了单体药来考虑,而忽略了配伍的意义。
持这种想法的中医,开方最好用原方,一旦真的加减,可能一刀裁到大动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