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想了想,又问道:“父皇,您给雄英的军队番号准备叫什么?”
朱元璋眸色沉沉,半晌,吐出几个字来,“羽林右卫。”
“羽林……”
朱标诧异地看向朱元璋,父皇这是要让羽林右卫在雄英手中重启吗?
父皇竟是对他抱有如此大的期望。
羽林军所有将士可以说是汇聚了大明大半的年轻一代,他们是大明的未来。
死了谁,朱元璋都会心痛。
如今,已是折了一个羽林右卫,相当于断了大明一条坚实的臂膀。
朱元璋不愿再看到类似的事件再发生。
日后,就让羽林右卫成为朱雄英的亲卫吧,随他守护皇城,若有大难,至少也能留下种子来。
而从奉天殿离开的朱雄英,回到寝殿内,拿起笔墨便开始写将要发行的稿子,抬笔间一气呵成。
这一期的《大明民报》在夜半发行,即使时间很晚,但依然有众多人争抢。
大半的应天百姓都看到了报纸正中的那行墨字,尤带着将士鲜血染就的血色——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无人看过后不是眼含热泪,就连牙牙学语的孩童也被自家大人教着“复仇”二字。
而朱元璋让朱雄英重组羽林右卫一事也随着报纸刊登在众人眼前,一时间激奋了全城百姓的心。
自打战报传来,羽林右卫已然成了大明所有百姓之间不可言说的痛。
其中,更是以那些勋贵子弟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