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上不起学的人,根本不会得到官府的理睬。
到如今,活字印刷术已经发明已久,但整个文人圈层都不待见这项技术,甚至还有些抵触。
他们指责印刷出来的书本没有灵性,不能代表先贤。
但他们从未想过为百姓去改善和制造更为廉价的书籍。
即便是现在,仍然有大量奏折出现在朱雄英和朱元璋的案头。
里面全都是亲一色反对新版大明民报的,在他们眼里国家大事乃机密中的机密,不应该让百姓知晓。
“这些官员还是怕了,他们怕百姓没以前好骗了。”
“他们怕以后不好贪污腐败了,不能剥削百姓了。”
“奏章上亲一色的全是反对咱开民智的,说什么,民智开了底下的人就不好控制了,这是什么狗屁话!”
“咱也是从最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百姓怎么想的咱最清楚。”
“他们可能能骗的过历朝历代的皇帝,但唯独骗不了咱。”
“咱心里清楚,百姓们的造反并不是因为多读了几本书,多看了几本典籍,更不是因为明了事理,而是因为他们吃不上饭,这才是摆在百姓面前最真切的道理!”
“咱当年住在破茅草屋中,一点吃的都没有,眼看着父母饿死在自己眼前,你说,咋能不反吗?”
华盖殿中,朱元璋和朱雄英一起批阅最新呈上来的奏折。
奏折之中,连着几本都是清一色的弹劾大明民报的。
朱元璋看着奏章忍不住破口大骂,不免在嘴上发起牢骚来。
这些文人道理说的一堆一堆的,但说到底,还是不想让百姓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