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扬州刺史王贺的情报,如今庐江的蛮乱已经波及半个庐江郡,只有靠近郡城的几个县得以据城力守,其余的都陷落在蛮族手中,仅是靠着扬州的兵力,已经无法再解决了。
扬州此时能够将蛮乱控制在庐江一郡,已经是穷尽了所有的办法,要是强令扬州当地自行解决,恐怕过不了几个月,这蛮乱就会从一郡之地,发展为整个南方的蛮乱。
所以,只有靠中央派出精兵,联合地方郡县兵合力解决,但是中央要出兵,这军费哪里来?
这些年,西北还算安稳,但是还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零星叛乱,北边还有鲜卑人在虎视眈眈,南方的蛮人也不省心,自己修建园子也费了不少,当初查抄侯览及其党羽的资财已经被刘宏用得差不多了。
“张让,如今朕要是出兵庐江,可还有足够的军费?”
张让有些赫然道:“陛下,恐怕难以维系,现在国库只能支持千人的部队在外征战半年,更别说庐江偏远,军费更要剧增。”
“千人,千人可平定不了蛮乱。”
刘宏若有所思道,接着只见刘宏睁开眼睛,流露出少见的冷漠,看着张让道:“张让你跟着朕也有十几年了吧!”
“回陛下的话,奴婢跟着您已经有十三年五个月零八天了。”
张让好似想到了什么,心中凸显激动,恭敬的回答道。
“十三年了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如今还只是一个内侍,委屈你了。”
“奴婢不委屈,只要能够跟着陛下,奴婢就算是第二天就去见了先祖,也感到十分光荣。”
“好,很好!”
刘宏对张让的小心恭维十分满意,这是在王甫等积年老宦身上是看不见的。
既然心中确定了要出兵庐江的军略,那么带兵的大将就要有所准备。
其实自从刘宏登基以来,大汉连连征伐,涌现出了很多名将,如今现存的也有很多,如都护匈奴防备鲜卑的镇北将军白马、护匈奴中郎将臧旻;镇压西北威压羌人的太尉段颎、雁门太守皇甫节;平定南方蛮乱的儒将卢植、交州刺史朱儁等等。
这些列举出来的名将,都是已经有了战功在身,足以独当一面的老将,随便任用一位,就能轻易将庐江的叛乱解决。
但是刘宏此时细细算来,竟然无一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