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二年
正月
司马炎在司马太后的协助下,逼迫五岁的天子刘珙将传国玉玺交给他,并修筑禅让台,表示接受禅让,登基称帝。
定国号为晋,改雒阳为洛阳,仍旧定都洛阳,并改安康二年为泰始元年。
封刘珙为陈留王,食邑万户,但宫室安排在邺城。
又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大汉正朔的权利,并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延承大汉的制度,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
诡异的是,司马炎称帝之后,天下一片静好,好似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没有动乱,没有反叛,只有零星的抓捕叛贼的声音。
泰始元年
三月
司马炎立妃杨艳为皇后,又册立原晋王太子司马衷为皇太子。
司马衷并不是司马炎的长子,而是次子,只是长子早夭,司马衷从而成为嫡长子。
九月
司马炎开始封赏有功之臣,功劳小点的,封为侯,功劳大的,他以公爵赐之。
他将公爵作为与侯爵一样的性质的爵位,但是比侯爵更高,拿来封赏依附司马氏的功臣。
其中大司马石苞、车骑将军陈骞、尚书令和峤、中书令何劭、司徒贾充、司空荀顗、侍中荀勖、
太保王祥、太尉何曾、后将军王沈、镇北大将军卫瓘、镇西大将军羊祜等二十多人均封为公。
然后,又承袭前汉的封赏,册封白裕为白王,白标为白公,拉拢最重要的势力,白国。
让司马炎感到意外的是,白氏居然一言不发,好似就如一个过客,只是派人前来接过了印玺,并没有向天下说明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