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
看着国师下令决定,圣宫众人便不再反对,开始讨论如何抵挡隋军。
“据隋朝的探子来报,隋帝组织了两路大军,一个陆路,很明显,冲着辽东而来,一个海路,就是不知他们要从哪个海岸登陆了。”
负责情报的外务殿长老张正龙,说出了圣教探子探听的情报。
“国师,辽东方面好说,可以效仿上次高元的方法,清野坚壁,依据辽东复杂的地势,筑高城,等拖到冬季,隋军只能退兵。”
“就是这海路,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应对。”
道兵殿长老白斗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看着铺在地上的高句丽舆图,国师说了此次会议的最后一句话:
“无论如何,这次事关高句丽的生死存亡,你们要放下与王宫的私怨,全力与朝廷合作,应对隋军。”
众长老、高功当即稽首道:“谨遵圣令。”
次日,白邦罕见的带着圣宫一众长老,在数百名道兵的护卫下,进入平壤城。
平壤百姓得知国师下山,车队会穿过东城,于是整座城池的百姓都匍匐在车道两侧,展现自己作为天一道信徒的虔诚。
而王宫门口的大王高振好似对此看不见一样,上前对着白邦恭敬道:“下王高振,恭迎国师。”
即使迎接的朝廷官员中,有对圣教众人怨恨的官员,此时也随着高振行礼。
“大王多礼了,大王是高句丽的王,无须多老道如此重礼。”
白邦做了一个稽首礼,然后在高振的带领下,两人并肩踏入王宫,而王宫禁卫军与圣教道兵一人一边,把守着宫门、王道两侧,毫不相让的看着对方。
王宫大殿,高振、白邦并肩而坐,下面左边是朝廷官员,右边是圣教长老,泾渭分明。
“昨日,本王前往圣山向国师求教隋军来犯的对策,今日国师莅临王宫,定然是有了决策,不知国师认为我等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