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二年六月二十日
天子李贤临门下省,于政事堂召集诸相,商议国事,并定明年年号“继昌”,准备在过两日的大朝会上宣布。
同时,当前还有一件紧急之事,便是商讨突厥反叛,吐蕃与西突厥联手寇西域之事。
正月,西突厥诸部立阿史那俀子为可汗,联手这些年恢复实力的吐蕃人南北夹击大唐在西域的诸州、诸镇。
三月份,单于都督府云中都督舍利元英属部,阿史那骨咄陆听闻唐高宗逝世,大唐西域烽火连天,瞅准时机,纠合阿史德元珍抄掠草原,叛出大唐,劫掠边境。
并州及单于都护府北境俱为其害。
同月,东北的东胡部落室韦叛乱,劫掠辽东各州,又有契丹余党作乱,辽东军报一日一封。
“北境烽烟,西域难继,东北戡乱,今之大唐,谁可为帅?”
虽然李贤长于朝政,但疏于军事,加之开国将校多逝世,可称名将者愈发凋零。
“陛下,边疆纷乱,盖因高宗新逝,夷狄素来畏威而不畏德,或可仔细遴选战将,平复不难。”
“只是西域距离长安颇远,又身兼西突厥、吐蕃两国夹击,只是安西都护恐难兼济,臣请增兵。”
中书侍郎李峤出列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卿之所言老成之言,然领军者谁?”
“陛下。”白望宗一步跨出恭敬献策道:
“西域之事,可交由左武卫大将军黑齿常之解决。”
“至于北境之事,现如今原兵部尚书、平阳郡公薛仁贵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旧在世,或可为帅。”
“东北虽乱,但都是小部,可遣一良将坐镇,只需稍微胜上两三仗,那些部落便知事不可为,早晚遁入深山,祸乱可定。”
“另,臣有事关西突厥密事呈上,请陛下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