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大皇帝陛下,外甥是先皇帝的舅宿亲,又蒙恩典,得降金城公主为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之前所以与突厥人联系,都是受到了大相骨碌赞的欺骗,贪恋舅舅的富庶,不然外甥又如何会做出损害亲情的事情。”
“如今外甥已经将骨碌赞斩杀,以示意对舅舅的尊敬,献上吐谷浑的故土,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这都是舅舅让外甥醒悟的缘故,愿唐吐重修于好,万世一家。”
吐蕃使者赞和台又一次来到长安,姿态比上次更加顺从,转述了吐蕃赞普弃隶缩赞的话。
弃隶缩赞之所以自称外甥,是因为弃隶缩赞的母亲是李隆基的妹妹,是当年李旦为了拉拢吐蕃,嫁过去的公主。
自文成公主入藏嫁于松赞干布以后,唐朝为了对吐蕃施加影响力,于是每任赞普继位,大唐都会选任一位公主入藏,作为赞普之妻。
这才维系了大唐与吐蕃上百年的安稳,虽有小打小闹,但不似大唐与草原关系那样冷冽。
不仅官方,唐人与吐蕃人也常有交往。
许多唐人入藏居住,一些吐蕃贵族子弟也进入长安的国子学学习唐文化。
使得唐朝很多地方沾染了吐蕃人的习俗,吐蕃很多地方也能看到唐朝的影子。
李隆基看着陛下极具恭敬的吐蕃使者,十分满意,捏着自己精致的胡须,笑着道:
“外甥犯了错,当舅舅的,自然要略微惩戒,既然他已经知错,朕也就没有再出手的必要了,朕即刻命令李光建回军,只是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才好。”
赞和台低眉垂手,双膝跪地,叩首道:“大皇帝仁慈。”
说完了国事,李隆基又询问了金城公主的近况,赞和台细致的讲述了金城公主在雪区的生活,又递上了金城公主的书信。
金城公主是李隆基的女儿,是当初弃隶缩赞继位后,李隆基选定的入藏公主,心中多有愧疚。
虽然唐吐双方在积石山鏖战一年,但弃隶缩赞并没有迁怒于金城公主,反而极尽殊荣。
因为弃隶缩赞心中清楚,外面那些大部首领,之所以还奉自己为主,除了没有分出胜负以外,也因为自己是唐朝的外甥,害怕招来唐朝的干预。
所以不管唐吐双方有什么样争斗,都不会牵扯到入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