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五年
大洋镇有僧人、术士回国,在浑天台主白正一的带领下,向朝廷献上大洋洲四象城(思乡城)浑天台所绘制的《南星象图》。
汇合太史监早有观察的星图,结合开元九年,结合一行和尚制造的黄道游仪,成功得出黄道的进退,并以此确定了赤道的存在。
太史监众学者与大洋洲浑天台诸学者在一行和尚带领下,测量出了二十八宿与天体北极的度数,并发现了二十八宿的位置与古籍记载的不同。
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恒星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
同时,早在开元十二年,由太史监南宫说、一行等人实地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并使用一行和尚所设计的“覆矩图”仪器,再利用勾股图计算。
推算出南北两地相距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的结论。
而由浑天台主白正一,献上这些年在浑天台,利用覆矩图,勾股图成功观测到了南极高度,证实了世界分为南北半球,并得出南极在大洋极南之地。
太史监与浑天台双方学者合流,共同得出“经纬度”的结论。
这让本来准备奉李隆基之令,颁布新历的太史监不得不请求推延颁布新历。
李隆基思量片刻,同意了南宫说的请求,并任命白正一为太史监少监,辅佐太史监南宫说、历官陈玄景继续编次,翌年撰成上奏。
就在白正一等人沉浸在宏伟的天象与繁密的数学推演中时,朝中发生了一件惊天的大事。
李隆基下制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为庶人,驸马薛锈配流大洋镇。
自从大洋镇成为大唐领土后,那些犯了流放之罪的人有了比岭南更远的去处,岭南、林州到一时成为流放之人的心念之所。
就在天下人对三王之事颇为疑惑时,又一件事的发生,使得朝中大臣顿生警惕。
本被判为流放的薛锈突然改判赐死,人甚至都还没有出长安地界。
紧接着,被废为庶人的三王皆遇害。
虽然朝中普通之人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但有一个人却十分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