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华清宫
华清宫又名骊山宫,顾名思义位于骊山脚下,始建于唐初太宗朝,原名温泉宫,李隆基扩大,更名“华清宫”。
因为宫苑巍峨,背山面渭,倚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所以李隆基十分喜欢在这里居住。
加上在这里远离城池喧嚣,特别是远离长安政局中心,可以让李隆基尽情玩乐,不必担心言官或士林风言风语。
故而李隆基与杨贵妃几乎每年都要来一两次,一待就是数月。
偏殿中,李隆基脸色阴沉,高力士垂眉侍立,左相陈希烈与右相李林甫跪伏在地,周围都是散落的奏书。
陈希烈肩膀微微颤抖显然内心极度不平静,反而是一旁处于漩涡中心的李林甫沉着冷静,不发一言。
“右相,你办的好大的事啊。”
“你看看这些都是弹劾你的奏书,看看都是谁,啊,黔南节度使白午,岭南节度使苏全宵,朝鲜节度使白万庆,安西节度使唐修梁,还有这封,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王忠嗣。”
“这里还有,太原府尹王永裕,洋州节度使白河,襄阳采访使裴岷,扬州市舶使李泰,相州魏州青州莱州苏州湘州江州各地刺史五十多人。”
“你真的很好,朕将朝政交给你,你就是这样回报朕的?得罪大半个朝廷,半个大唐都与你为敌,朕怎么不知道你还是一个孤臣呢?”
李林甫额头触地平静道:“请陛下责罚。”
李隆基冷哼一声,然后一挥衣袖:“朕不管你做了什么,但如今这些奏书都已经到朕的案前,朕不能不理会,但你多年替朕理政辛苦,朕也不是无情之人。”
“给你七日时间,若解决不了这件事,安抚不了这些人,你自行辞去右相之位,届时该抓抓,该罚罚,朕也救不了你。”
“谢陛下厚恩,臣这就去处理这件事。”
摆了摆手,李林甫低着头弓着腰退了出去,一直没有说话的陈希烈连忙对李隆基行了一大礼,然后赶紧跟上。
看着李林甫消失的身影,李隆基问向一旁的高力士:“你说,朕是不是应该再换一个宰相了?”
“全凭陛下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