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元年(至德三年)八月
郭子仪带兵渡过河阳桥,于黄河北岸击败怀州叛军,擒获叛军大将安守忠,献俘至京师,李亨命百官到长乐驿迎接,并亲自在望春楼等待,进封其为右相。
随后,李亨下达总进攻令,九位节度使合力讨伐安庆绪。
又以郭子仪、唐道海、李光弼等人皆为元勋,难相统属为由,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位在诸将之上,不设元帅。
九月,郭子仪率兵从杏园渡过黄河,在获嘉击败叛军,斩首四千级,捕虏五百人,叛将安太清逃至卫州防守。
九月二十一日,郭子仪领着王思礼率大军十余万围困卫州。
与此同时,接到朝廷命令的其余几路节度使也纷纷出兵,汇合郭子仪围困卫州。
淮西军节度使鲁炅从阳武出,青徐等五州节度使季广琛出酸枣,安西四镇、伊西北庭二军兵马使李嗣业出河内。
如今的河北,除了卫州、相州、魏州在安庆绪手中外,其余各种都已经投降了朝廷。
特别是史思明,得知朝廷收复两京后,一路带人退到范阳,夺取了安禄山存在此处的金银珠宝与粮草。
又因为安庆绪的忌惮,史思明果断派使者向朝廷请降。
李亨对此大加赞赏,不仅封史思明为归义郡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还将河北节度使的职位给了他,使其身兼范阳、河北两军节度使。
其子史朝义等封为列卿,又派宦官李思敬前去安抚史思明,命他率部讨伐安庆绪。
而原来的河北节度使李光弼则被李亨改任为河中节度使。
在当前朝廷军势大,中央强势的情况下,自然没有人敢反对李亨的任命。
实际上李亨这一手改封,一则削弱了李光弼的势力,还削弱了唐道海的势力,之前将潞泽分出河东,也是如此算计。
不过李亨等人也知道史思明投降是无奈之举,听调不听宣。
所以为了防止史思明被安庆绪说动,朝廷还是要对他有所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