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初一
时值新年,各宗室、外戚、百官都前来宫中向李适祝贺,唯独太子李诵因病无法前来。
李适因而流泪哀叹,自此一病不起。
正月二十三日
李适在会宁殿驾崩,遗诏传位于皇太子李诵,享年六十四岁,群议上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二十六日
皇太子李诵正式登基。
因为李诵中风,口不能言,所以大事全权操于亲信待诏翰林、东宫侍读王伾和王叔文二人。
所以一登基,李诵便下诏擢王伾为为左散骑常侍,充翰林学士,王叔文为起居舍人,亦充翰林学士,可以随意在内廷走动。
王叔文则用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
又有亲信宦官李忠言、美人牛昭容侍左右。
即使李诵因为中风不能言,但亦可通过五人垂帘问政,掌握朝政。
如此形成上传之事,要一经韦执谊,二经王叔文,三经王伾,四经李忠言,五经顺宗宠妃牛昭容,才能为顺宗所知晓。
下达之事,环节亦同
五人中,翰林学士掌白麻内命,平章事为宰相,李忠言掌传递,牛昭容口述奏疏,一内一外,有职有权。
之所以李诵如此急切的要五人掌握机要之权,不仅是自己身体不好,唯恐有变,更是为了要革新鼎固。
自从贞元二年白氏推广理学以来,经理之争便就此蜂起,朝野对于二者的争论不绝于耳。
也因此形成了一大批研究理学的文士,以寒门之士居多,其中不乏世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