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r
马匪的营寨横成一片,绝大部分是五七人的小帐篷,五颜六色各式各样,但非常整齐。
黎明前,李景风领着五百人出前门列阵。他身上的皮甲比九大家战败的弟子还要残破老旧,但几乎是槐树镇最好的甲衣了。
“照昨晚说的打?”郭三槐问。
李景风点点头:“我从东线穿到西线,打乱他们队伍,郭爷守镇口,如果他们绕东西两路,就在镇口迎敌。”
李景风知道这些马匪并不是出自一家,这里至少集结了七八个不同山头的马匪,槐树镇缺的是城墙、可资据守的险地跟人手,但不缺士气,只要打乱他们,这群乌合之众很容易溃散。
郭三槐把铁锄头扛上肩,那是他的兵器。他拍了拍李景风座骑马臀:“兄弟,交给你了。”
夜色在阳光爬上山头前被驱散,前方吹起集结号角,马匪冲来。人数有点少,似乎不到一千?李景风远眺着。莫非马匪打算分几波进攻?
这是战场上的打法。马匪间的战斗跟正规的九大家弟子不同,战场上,弟子们会分成几个队伍,按照顺序发动一波波攻势,这样有利于维持战线,第一波退下的弟子也可重整休息,更利于久战。马匪劫掠讲究的却是快狠拼,杀人掠货,远飏而去,身上往往只带着几天口粮,不利久战,也无辎重,缺乏训练跟配合,且装备拙劣,弓箭也少,战斗时往往一鼓作气,速战速决。
这群马匪从哪儿学会了战场上的打法?李景风拔出初衷领队迎击。
两边队伍在昏暗的晨光中交战,脱胎换骨后的初衷重而厚实,在马上也是趁手的兵器,李景风挥剑劈下,沉重的铁剑转眼便收去五六条性命。
“杀!”李景风高声呐喊。他突然转向西面,带队将敌人队伍冲得稀烂,同时在战场上搜索着敌人头领的踪影。
混乱中,他觑见一名骑马壮汉手持短柄大斧,身边跟着十余名护卫,从身上甲衣跟明亮马鞍可以看出,正是马匪头目之一。李景风当即骤马奔去,壮汉身边护卫立刻上前迎击,李景风将第一人当胸劈落马下,趴低身子躲过长枪大刀,掷出绊马索砸烂另一人面门。
持斧壮汉大喝一声,挥斧劈向他面门,李景风勒马侧身,举初衷相格。兵器相碰,大斧压下初衷,看似占了优势,壮汉却脸色大变。原来李景风这一格看似力道十足,兵器相接却浑无着力感,宛如劈了个空,壮汉用力过猛,顿时失了重心,背后空门大开,李景风一剑劈向他后背。
持斧壮汉毕竟是马匪首领之一,武功不含糊,反应奇速,一个侧翻下马。哪知李景风看似千钧的一剑劈在马鞍上,连条擦痕都没留下,壮汉一愣,心下大喜,只道李景风是个花架子,瞧着招式精妙,内力膂力却不足,大喝一声,纵身跃起,双手举斧过顶劈下。
若是以前的初衷,接这一斧就得把剑砸弯,非闪不可,现在却是不同。李景风单手横剑相格,持斧壮汉料对手功力浅薄,这一劈用尽全力,单手定然格挡不住,势必把人劈成两半。
哪知“铿!”的一声,这全力一劈却宛如劈上块铁砧板,斧头崩出个缺口,不仅长剑纹丝不动,壮汉反被震得摔倒在地,双臂发麻。壮汉惊诧莫名,未及反应,李景风挥剑劈来,百忙中只得挥斧格挡。这一斧虽扫到剑上,却仍是吃空,持斧壮汉收力不住,身子歪倒,左肩一痛,手臂已被斩断。
壮汉不可置信,抛下大斧高声惨叫,回头便逃。李景风正要追,两名马匪赶来,看似要接应壮汉,两柄长枪却捅进壮汉胸口,持斧壮汉惨叫一声,倒地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