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符城盐商姜家,南边懔城茶商和家,均以经商谋生。
可运输货物,还得依靠南边和家的码头走海运。
从北至南的十五个码头,仅有两个是洋行的,其余皆是和家生意占了大部分出口。南北两城加起来,就有六个小商会,成员就有上万人,均以和家总会马首是瞻。
两家世代交好,门当户对,故长辈指腹为婚,给两家孩子定下了娃娃亲。
奈何姜家长子有婚约在身,和家只盼姜家夫人腹中的第二胎是个男孩。
十三岁时,姜胤辰初见和羽舒,恰是他逃离私塾之时。
姜家一直花重金,让他单独与山上的某位家塾先生学习多年,吃住都在山上,俨然过成了出家当和尚的日子。
当时的姜胤辰顽皮,压根坐不住,常常被先生追着打,他还用自家的盐放入茶水,孝敬过先生。
年纪一到,便心生蓄意逃离此地的想法。
他于喧闹的人海见到她,仅仅惊鸿一瞥。
那日,她往东,他奔西。
伞下的和羽舒身着白色旗袍,手臂露出冰肌。
微有细雨的天气,她的出现,却赶走了他心上的浮尘。
步步生莲,她撑着洋伞与好友谈笑,手中是一只未作画完的燕子风筝。
伞沿抬高,显露出她的明眸皓齿,微翘的嘴唇噙着笑意。
皮鞋踏在地面,蛮腰轻摇,一瞧着便不是符城的人。
姜胤辰在不远处,倚靠着桥墩眺望,才方知“婵媛”二字的含义,她在人群里姿态旖旎过于特殊,在他心头一直萦绕。
回身时,呆愣之际才想起要寻友玩赛马,低呼吃痛,额头撞到了桥身,一瞬间额上青紫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