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科幻灵异 > 我在三国练神功 > 第62章 不甘寂寞袁本初

第62章 不甘寂寞袁本初(1 / 2)

('第62章 不甘寂寞袁本初

洛阳外城,东郭大营。

“文远,接着!”

“主公,此物是?”

张辽接过王景抛来的铁戟,随即便忍不住睁大双眼:“龙骨为锋,其气浩荡,这是画龙擎天戟?”

“哈哈,文远好眼力,正是春秋第一勇士南宫长万的手中神兵,其上锁着一条蛟龙残魂,唯有真正的猛士,才能让其乖乖认主。都说宝剑赠英雄,如此神兵,自然只有文远你这样的绝世猛将才配持有。”

王景将丁原的兵器交到了张辽手中,并无半分不舍。

毕竟再好的宝物,放在仓库里也只能吃灰,唯有交到最合适的人手中,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价值。

此举倒是让张辽再次感动不已,画龙擎天戟这样的宝物,王景说送就送,能遇到这样大方的主公,张辽暗暗感慨自己的幸运,同时也坚定了要追随王景征伐天下的想法。

跟着这样的主公混,日后才有远大的前程啊!

一连数日,王景都亲自坐镇东郭大营,完成对丁原麾下旧部的打散重组,将他们重新整编。

而荀攸和史阿等人,则被王景安排在洛阳城内查探情报。

不一会儿,荀攸便前来向王景复命:“主公。”

“公达,洛阳城中情况如何了?”

王景刚刚练完剑法,精赤着上半身,在演武场旁边的石凳上随意坐下,貂蝉很快便拿着干净的湿毛巾过来帮他擦拭。

对于自家主公这等放荡不羁的豪迈作风,荀攸也是见惯不怪,笑着回道:“董卓仍在收拢何进所留旧部兵马,至于太傅,袁家内部最近似乎不太和睦,司隶校尉袁绍和虎贲中郎将袁术,此二人皆有怨言传出。”

“呵呵,无非就是分赃不均罢了。”

王景自己也是次子,自然明白袁绍和袁术为何不满:“为了家族大业鞍前马后,眼看着果实即将成熟,结果却没自己的份儿,是个人都难以接受。汝南袁氏,怕是要要出大乐子了。”

历史上的袁隗和袁基,就是被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给坑死的。

董卓废了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登基称帝,这件事可是亲自请示过袁隗的,而且袁隗还答应了。

作为硕果仅存的辅政大臣,同时还是董卓的老上司,由此可见此事根本就是袁隗的谋划,董卓只是执行者和背锅人。

结果关键时刻,袁绍和袁术纷纷站出来公然反对,这就知道为何董卓后来会那么愤怒了。

不过王景很好奇,这个世界的汝南袁氏可是很强的,不仅仅是名声和家世,单单是实力而言,汝南袁氏也堪称世家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家传绝学《孟氏易》脱胎于《易经》,在谶纬学派的诸多功法之中,亦可被称为翘楚,又有炎汉帝朝的官气加身。

作为辅政大臣,袁隗甚至能够动用山河社稷图的力量,镇压董卓怕是易如反掌,董卓拿什么反杀袁隗?

就在王景思索之际,愤怒的小金乌跳到了他的脑袋上,用力扑棱着翅膀,发出不满的叫声。

叽叽~叽~

“你这臭鸟,把我的头当鸟窝了吗?给我下来!”

叽叽~

小金乌的三只小短腿死死抓住王景的头冠,就是不可能下来。

荀攸见状,则是笑着恭维道:“主公,金乌乃是上古神兽,对气运命数最为敏感,之所以如此躁动,应当是因为主公你成功消化了丁原的旧部,气数大增的缘故。”

“气数?是官气吗?”

王景面露疑惑之色,《紫微帝气篇》有传授望气之术,却缺少相关方面的基础内容介绍。

荀攸家学渊源,对此倒是略知一二,所以便为王景解释起来:“官气乃是朝廷赐予,如同俸禄,一般都是按月发放。然则气数却是不然,所谓气数,其实本质便是集众,为了共同的志向和目标,彼此命数交织,气运相连,便谓之气数。”

这么一说,王景就听懂了,恍然道:“原来如此,所以我地盘越大,掌握的人口越多,气数就越强?”

“大体如此,不过人数是虚的,气数的强弱,还得看人心向背。是众志成城,还是众叛亲离,结果自然大不相同。”

荀攸不会望气术,更不是相士,可却依旧能看得出王景运势惊人,绝非常人能比。

王景则是若有所思:“天驷曾言我夺取了魏王假身上的魏武天命,没想到这份抢来的气运居然这么强,简直就是心想事成。”

但是随后王景有些担心,毕竟任何事物都有代价,魏武天命真要这么无敌,魏王假就不会死了。

由此可见,这玩意儿肯定是有后遗症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爆发。

不过王景摸了摸头上的小金乌,忽然又放心下来:“还好我已经提前将魏武天命转移到了小家伙身上,到时候若真有劫数,就把伱丢出去挡劫。”

叽叽~

小金乌似乎感受到了王景不怀好意,又生气地叫出了声,以表不满。

不过即便如此,它也还是赖在王景的脑袋上不肯下来,只为多吃几分气数,让自己尽快获得成长。

良久,王景忍不住询问荀攸:“公达以为,袁隗和董卓,谁能笑到最后?”

“主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攸自然是希望你能笑到最后啊。至于太傅,他自以为是的秘密,实际上世家中人,大多都猜出了几分。只不过此事对世家有利,故而大部分的人都在隔河观望,打算坐享其成。”

“秘密?指的是儒门天下吗?”

王景心思一动,随后问道:“道家有道之一国,儒家亦有儒门天下,难不成诸子百家,都有类似的大计划?”

面对王景,荀攸倒也没有隐瞒,将他知晓的信息一一道出:“近古之时,百家争鸣,皆因世道纷乱,礼乐崩坏,以至于上至诸侯,下至百姓,人人礼乐崩坏,不知廉耻为何物。因而百家争相出世,其目标旨在救世,谓之天命。”

“然学派不同,救世的方向亦不相同,道家有道之一国,墨家有止戈为武,兵家亦有大争之世。而我儒家,便是儒门天下。虽彼此方向不同,不过出发点都是一样,旨在重新确立秩序,让世道可以井然有序地维持运转。”

王景听得连连点头:“确立正统,难怪称之为天命。不过武帝之后,儒学已然独尊,儒门天下的目标,讲道理应该已经达成了才对吧?袁隗还折腾个什么劲儿?”

却见荀攸神色严肃,摇头说道:“主公有所不知,所谓儒门天下,非是独尊儒术,而是以儒学之人心,取代天心。而所谓天心者,实乃天意也。”

“以己心代天心?”

王景这才明白何为儒门天下,敢情是让儒门的思想,去取代天道的意志,从而让儒学百代不易,千秋万世,再无更替,永远凌驾于众生之上。

不得不说,袁隗的这个想法很大胆,是真正的胆大包天。

随后王景捏起下巴,又有新的疑惑:“不对啊,儒门天下的计划,应该得到儒家内部大部分人的支持才对吧?怎么我听公达你的意思,你貌似不怎么赞同?”

荀攸叹气:“主公,儒家内部亦有学派之争,我颍川荀氏属于古文经学,而汝南袁氏属于谶纬经学,若是让袁隗成功,我荀氏一脉的经学岂不是要永无出头之日?”

王景对此也是瞬间就懂了,颔首说道:“是啊,比起其他的诸子百家学说,还是自家学派内部的异端更加可恨一些。”

异教徒还有被度化的可能,而信奉同一位神灵却理念不同的异端,往往都是选择原地火化。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不过我记得董卓是董仲舒的子孙吧,照理来说,他应该会支持儒门天下的计划才对。”

“董氏一族早已没落,而董卓的做派,更像兵家,我怀疑他背后有兵家支持,其麾下大将李傕,就是兵家兵权谋一脉的传人。若是真让董卓成功,天下恐将开启大争之世,龙蛇起陆,龙战于野。”

荀攸对此十分担忧,兵家虽然自仙秦帝朝后便沉寂至今,只有各派传人依附皇权,为国效力。

最新小说: 上玉阙 换亲嫁糙汉,炮灰知青下乡赢麻了 我真不是改命师 都氪金了!我修个仙成大佬你急啥 穿成好孕小可怜,星际大佬抢着宠 觉醒鉴宝读心术,我捡漏狂赚百亿 让你横推永生,你直接杀穿了? Z世代艺术家 重生后,我成了东京深情 加塞就撞,你管这叫驾校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