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兵家内部,亦有不少唯恐天下不乱之人,时刻谋划着要兴风作浪,重启大争之世,掀起战火和烽烟。唯有王景知道,大争之世很快就要来了,而且也确实是由董卓一手挑起的。
对此,他并未惶恐不安,只是默默整军备战,以不变应万变。
不过王景能按耐得住,却是有人已经按耐不住了。
洛阳城西,一骑自雍门飞奔而出
及至白马寺,才翻身而下,径直穿过正门,在西域僧人的念经声中,来到寺庙深处一座寂静的禅房门前。
“校尉,有来自冀州的密函。”
“呈上来。”
纸门被轻轻推开,禅房里坐着五人,居中者身着黑色锦衣,身材挺拔英武,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精光四射。
明明是温和的脸型,五官俊美之余,却是自带威仪,仔细一看,仿佛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自眉心发出。
信使单膝跪地,诚惶诚恐的递上信函:“校尉请看。”
而接过信函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此前曾与王景有过几面之缘的司隶校尉袁绍。
卧虎袁绍!
灵帝死后,袁绍便被何进任命为司隶校尉,执掌帝朝最为神秘的谍报机关,可谓是位高权重,深得何进信任。
如今何进已死,权臣董卓当道,在朝堂上不断排斥异己,许多与袁绍有旧的官员都招到贬落,让他的势力大不如前。
对此袁绍非常愤怒,毕竟何进尚在之时,他曾经是何等的叱咤风云,至今仍让不少洛阳权贵畏之如虎。
可董卓一来,他反而没了此前的风光。
而袁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叔父袁隗在敲打他,好让他安分守己,别总是想些有的没的。
但袁绍岂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历任的司隶校尉,哪个不是被人畏之如虎,以至于被百官称之为“卧虎”的强权之人?
而既是卧虎,又岂肯甘心蛰伏于黑暗之中?
锋利的小刀轻轻挑开封漆,袁绍取出书信,看完之后,朗声大笑:“不出所料,孟德果然已经答应了与我们合作。”
“恭喜校尉!”
“有此奥援,吾等大事可期!”
几位在何进被杀死之前就追随袁绍的从事史,此时纷纷出言祝贺,面露狂喜之色。
实在是董卓进京之后,他们蛰伏得太久了,而且最近听闻董卓还想兼领司隶校尉职衔,而太傅袁隗并未严词拒绝,显然已在考虑。
可这就让袁绍等人非常难受了,他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因此绝不可将司隶校尉的官职假手他人。否则一旦失去权力的庇护,无疑是一件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
袁绍不甘心自己做了那么多的事,甚至还不惜背上了各种黑锅,结果到最后却只拿到一点点微末的回报,因此他毅然决定要拼一把大的。
只见他慷慨激昂地给属下鼓舞士气:“诸位,只要内诛董贼,外联诸侯,则洛阳尽入吾等掌中。终有一日,吾等必可立身于光明之下,堂堂正正的掌握权力,凌驾于百官之上!”
“愿为大人效死!”
几位从事史拜倒在地,此等誓言,更是由衷而发。
只因密探看似威风八面,实则最为朝臣和勋贵所记恨。
有皇帝撑腰时,还能百无禁忌,一旦失去权势保护,立刻就遭横死。
就算只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们也必须支持袁绍,为他卖命。
袁绍将曹操送来的书信丢入炭盆之中,不消片刻,白纸化成灰烬,然后他又命属下进城去找何颙。
何颙乘坐驴车来到白马寺前,看到络绎不绝的香客,忍不住心生感慨:“时势维艰,人心多有不安啊,否则何必前来祈求神灵的庇护?”
却不料香客之中,竟有人笑着接过话头:“人心不安,只因朝中奸妄当道,想要天下太平,唯有除恶务尽。”
两人说话都很小声,加上人声嘈杂,却也不怕被别人听了去。
何颙认出了袁绍,眼角微微抽搐,显然对他并不待见:“本初,为何约我在此地见面?”
袁绍似乎也知道何颙这样的文臣,很难狠下心来做那谋刺之事,当即故意激将道:“伯求,听闻董卓欲拜你为长史,如此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实在是可喜可贺。”
何颙知道袁绍这是在暗讽自己投靠董卓,不然为何没被罢官,反而高升了呢?
但这怎么解释?
何颙也想辞官的啊,可董卓是个小心眼啊,为人十分暴虐,喜怒无常,何颙哪里还敢随便辞职?
但何颙又不能承认自己怕死,虽说实际上他就是怕死,但这面子,何颙还是要的,所以他依旧没给袁绍好脸色看:“本初,我出城一趟不容易,可不是为了来听你说废话的。”
袁绍笑着点点头:“我之所以藏在白马寺里,不就是希望能够更方便和安全的与伯求你见面吗?”
接下来的话事关重大,两人进了禅房之后才继续开口。
袁绍让手下在外围警戒,而他则是看向何颙:“孟德让我告知于你,原计划要提前展开行动,刺杀董卓,刻不容缓。”
何颙听后大惊:“你们疯了?我不是说过要先拉拢王元旭合作的吗?”
袁绍却显然不想让王景参与进来,因为他也在觊觎着的权力的王座,希望能再进一步,甚至如同董卓一般,成为一个权臣。
而一旦王景参与进来,即便是刺杀的计划成功,董卓身死族灭,可王景手握北军八营,到时候权力尽归于王景一人之手,哪里还有自己可以插手的余地?
袁绍绝不甘心于此,所以才写信暗中联络曹操,找这位此前差点彻底翻脸断交的昔日旧友,商量着如何破局。
而曹操也对谋刺董卓很感兴趣,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再次凑到了一块儿。
何颙显然是被蒙在鼓里,他虽然也有政治智慧,奈何却猜不到袁绍竟然有着想要谋取天下的野心!
袁绍还在一旁极力劝说:“伯求,我已命张杨前往并州招募兵将,不日就将举起义旗,共诛国贼。到了那时,中原之地豪杰义士群起响应,勤王之师旬日之内就可兵临城下。若是这时候董贼突然横死,西凉兵必然群龙无首,何愁不能将他们一股而灭?”
何颙一听,还真觉得袁绍的话有些道理,可又担心的问道:“真不找王元旭合作吗?他手中有数千兵马,太原王氏亦是名门……”
袁绍义正言辞道:“伯求!刺杀董卓这等机要之事,怎可轻易告知他人?岂不知谋事不密者,最易死无葬身之地啊!”
‘死无葬身之地’这六个字把何颙给吓到了,因此他还真就信了袁绍的鬼话。
小小的禅房里,两人开始商议起要如何刺杀董卓。
袁绍自告奋勇道:“我手上,有几个身手了得的死士,可堪重任。”
何颙到底是怕死的,所以狐疑地问道:“可靠吗?”
他可不想董卓没杀成,反倒把自己给的小命给送掉了。
见何颙如此胆小,袁绍心中更加鄙夷,但为了合作,不得不虚与委蛇:“这几人早年都是冀北游侠,因为得罪了当地权贵,被打入死牢。若非我暗中将他们保下,他们早就是死人了,所以值得信任。”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