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凡事就怕对比啊,王景派人过来放粮,你袁绍却派人征粮,这让老百姓怎么想,这让天下人怎么看?
到时候人心向背,你还拿什么去君临天下?
“军师可有良策?”
袁绍为此大感头疼,主要是心情太难受了,冀州是天下第一州,邺城存粮足够十年之用,自然是不缺粮草的。
这些许损失对他而言毛毛雨而已,可问题是被人这样打脸他有点绷不住啊啊!
凭什么亏损的明明是自己,好处却都让王景给拿了?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袁绍恨不得现在就回师邺城和王景决一死战,幸好他的手下审配等人都是智谋之士,深知眼下的局面袁绍军若是不能迅速击败公孙瓒军绝对是死路一条。
因此一众谋士纷纷站出来劝谏袁绍:“主公还请以大局为重!”
“是啊,主公切不可受王景小儿挑拨而乱了方寸!”
如今的河北大地,公孙瓒接连攻破青州和徐州黄巾军,兵势日益强盛,凌厉的兵锋,威震整个河北。
就算袁绍已经反客为主,夺韩馥之位,自领冀州牧,坐拥百万人口,有粮草甲兵无数,实力迅速跻身最强诸侯行列。
但随着公孙瓒剑指冀州,境内各郡各县纷纷望风归降,许多豪族暗中出人出力,举族投奔公孙瓒,带路党是越来越多了。
想要扼杀这个势头,唯有取得一场军事上的胜利!
只有挫败了公孙瓒的进攻,袁绍才能真正拿稳冀州这个烫手的山芋,否则他就算守住邺城,最终也只会是众叛亲离,举世皆敌。
“王元旭你欺人太甚!待我击败公孙瓒,必挥师南下,斩你项上人头以雪今日之耻!”
马背上,袁绍握住手中缰绳,目光渐渐凌厉:“继续进兵,明日便与公孙瓒军决一死战,不胜不归!”
“万胜!万胜!”
三万大军,继续保持着严整的队形,朝着东边的方向进发。
公孙瓒得到消息,也亲自率领主力,自渤海城出发。步兵三万,骑军一万,途经东光,然后浩浩荡荡地杀向磐河。
小小的界桥,此刻竟然汇聚起了将近十万大军,一个又一个方阵犹如黑色的浪潮席卷而来,铺天盖地,无边无际。
两军以界桥为中轴,隔河相望,不断集结主力严阵以待,迎风招展的旌旗遮天蔽日,黑压压的人潮,平铺在开阔的大地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
袁绍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
此战为堂堂正正之战,双方都想要成为北方霸主,因此不屑于阴谋诡计,而是要堂而皇之的胜利,来为自身正名。
两军阵前,将对将,兵对兵,冲突一触即发。
公孙瓒骑着白马,英姿俊朗,雄心勃发,望向袁绍之时目光充满鄙夷:“袁本初,你居然还敢出现在吾之面前?”
袁绍腰挎名剑泰阿,相貌堂堂,仪表不凡,只是面容冷峻,眸光阴沉:“公孙伯圭,莫以为我真的怕了你?”
“汝不过徒有虚名之辈,也敢在吾面前放肆?”
公孙瓒嘴角露出狞笑,英俊的帅脸上此刻已是杀机森然,他自恃武勇,并未将袁绍放在眼里。
毕竟袁绍一直以来并无任何拿得出手的战绩,虎牢关外一战,还以十倍之兵被王景正面打爆,让公孙瓒对他更加轻视。
然而面对公孙瓒的轻蔑和鄙夷,袁绍却是面沉似水,不动声色。
此刻的他,并不想多做口舌之争:“多言无益,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此战既决胜负,亦决生死!”
心中对王景的愤怒,此刻变成了袁绍打败公孙瓒的动力,他要利用对手的轻视和大意,为自己创造出决胜的良机!
阵前互喷了一通垃圾话之后,两人随即各回本阵,点兵开战。
咚咚咚~
战鼓声响彻苍穹,战旗迎风招展。
“前进!”
骑着白马的公孙瓒昂首挥鞭,他亲自指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以雄壮的姿态向前挺进。
这些步兵以从幽州招募的老兵为骨干,同时填充了大量青州黄巾降卒,战斗力还是有的,此刻气势汹汹,显然公孙瓒的战前动员做得不错。
而在中军步卒的两翼,则是各配备了五千骑兵,总数一万出头,骑着神骏的战马,身穿皮甲,手持长矛,背后则是悬挂着长弓和箭囊。
这万余骑兵可都是常年与乌桓人作战的边卒,无论是骑术还是战术都是极为精湛的老兵,是公孙瓒军的中流砥柱。
而这万余骑兵之中,实力最强的三千人被称之为白马义从,是公孙瓒的亲兵,他们追随公孙瓒征战北方多年,乃是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
围绕着公孙瓒身边的三千白马义从,早就在经年累月的战斗中磨砺了自身的技艺,同时也拥有强大的自信,看到袁绍军的主力几乎都是步兵,缺乏战马,顿时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叫嚣道:“一群泥腿子,也敢在吾等面前舞刀弄剑,真是不知死活!”
几乎是刚开战,公孙瓒就想着要用骑兵将袁绍击溃。
在公孙瓒眼中,袁绍军的士卒都是战力孱弱的郡国兵,一群不堪一击的杂牌部队。
而且在布阵上,袁绍军也前后脱节,步兵主力位于棱河西岸大后方,而只有不到千人的步兵守在界桥东岸。
只要拿下界桥,自己的优势骑兵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渡过棱河抵达对岸,歼灭袁绍麾的主力步兵军团。
“进攻!”
公孙瓒一声令下,幽州骑兵顿时向敌人发起凶猛的冲击。
而看着来势汹汹的骑兵,袁绍却是一点也不慌张:“连骄兵必败的道理都不懂,公孙伯圭,在我直面王元旭之前,就先拿你来祭旗好了。”
随后袁绍便从容地依照此前与田丰和审配等谋士商议好的战术安排,开始排兵列阵:“众军听我号令!”
在开战之初,袁绍就明白此战想要取胜,必须挫败公孙瓒的骑兵,否则就绝没有胜机可言。
虽说平原地带,地形开阔,利于骑兵冲锋。
而面对公孙瓒的骑兵突阵,袁绍当即下令让麹义率八百精锐为先锋,引敌来攻,坚守阵地。
“先登营,山阵,坚守!”
麴义高举手中铁矛,而他身后,八百先登营死士,以长矛撞击手中盾牌,高声咆哮:“先登!先登!有死无生!”
出身武威姑臧的麴义,是当地有名的将门世家,豪族大姓。
因此常年生活在凉州的麴义精通羌人的战法,为了振兴家族,他训练了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私兵,自号“先登”,无一不是百战精锐。
虽然先登营不过八百人,在他的率领下却能做到众志成城,坚韧不拔,哪怕面对数千骑兵的冲锋,依旧沉稳自若,不动如山。(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