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克罗斯带上来了一堆老人、妇女和儿童。
这些人甫一露面,城下立刻骚乱了起来。
“叔叔”、“爷爷”、“妈妈”、“孩子”之类的哭喊声不绝于耳。
“安静!”
几名法师联手制造出巨大的声浪,城头的弓弩也抢先射下了标枪大小的弩矢。
比起城头沾亲带故的守备军,李维带来的人马更加果决无情。
营垒收纳的难民中,多见老弱妇孺。
倒不是说贫民们的道德标准有多高,遵循老幼病残优先的原则。
而是这些家庭的壮劳力一般都在码头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打工。
事发突然,这些劳力们自然是来不及往回赶的。
恰恰相反,那些能够及时逃出来的、孤身一人的青壮年,反倒是李维的手下重点防备的对象。
这些都是去年在斯瓦迪亚难民身上得到证实的“丑恶经验”。
而如今困在城中却想要出去的人里,大部分也是为了寻找自家的老小。
稳住这些背负着家庭责任的壮年劳力,剩下的人就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只要家庭还是人类社会的最小单元,那么一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就永远是这群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中顶梁柱”。
在如何拿捏工人阶级的软肋上,人民企业家·李维有着来自另一个位面的丰富实践。
“谁先来?”
李维看向众多老弱妇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