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新月挂在树梢上。窗外的花香裹着蛩鸣一阵阵袭来,偶尔间杂着几声猫叫。春天的夜晚是微醺后的逸兴神飞,看叶叶绿,看花花红。
叶立生端着茶杯,沉浸在茶室外的夜景里。父母在客厅看电视,他只喜欢喝功夫茶。劳累一天后,洗个澡,再静坐品茗是最好的享受。喝着茶听着歌,倦意全无,心旷神怡。
他看着月亮,看着看着,竟觉得它像何晓微笑时的眼睛。想到她的家世,他不免心生怜悯。她姊妹俩年纪轻轻而父母俱亡,是够凄凉的。
念头一起,叶立生不由得想到了一个问题:昨天上午何晓去老家还钱,为什么要瞒着妹妹呢?这么一想,其他想法也牵丝攀藤地缠绕起来。冷梅的种种表现不正常,虽然何晓说她有点儿精神病,到底让人生疑。
何晓的行为也怪怪的。他是知道的,何晓的月工资是6300元,她要给母亲治病,供妹妹读大学,再刨去房租和生活费,所剩无几。昨天她还的那两万元,应该是在她妹妹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再需要她的供养后才攒起来的。可是,一下子还了债。
叶立生平时看到的何晓都穿着超市里的工作服,至于她有多少套时装,他并不知晓,也无从观察,但从平时来看,应该不多。她不带任何饰品,完全是素面朝天。好在她有天生的丽质,恰似出水芙蓉,美在天然。
也没听说她有什么社会交往。有时候供货商们在集会时碰头,免不得谈论些各家超市里的奇闻趣事,何晓是必谈的话题。
诸如她有模特般的身材和明星般的长相,为什么一直不谈男朋友啦;她有超强大脑,能在入职三个月就能记住食品架上90%的商品价格和摆放位置啦;她脾气火爆,把员工训得淌眼泪员工却心服口服啦……叶立生默默听着,觉得有趣又心生钦佩。
叶立生一直有一个猜测:何晓杜绝任何社会交往,只热心工作,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怕花钱。她不是吝啬而是对母亲和妹妹负责任。这不,妹妹刚独立不久,她就替父亲还了两万元的债。
可是,这里面似乎有文章。直觉告诉他,这不对劲。
何晓是没有多余积蓄的。那笔钱,照她的说法,就是个死账。这种情况下,非要去还,除了说明借钱人高尚外,没别的解释。
何晓的“高尚”,在叶立生的认知之外。对何晓的行为,他首先感到的是纳闷而非赞扬,虽然他对何晓表示了赞赏。
他决定问问何晓的妹妹何翠以解心中疑惑。尽管何晓叫他瞒着,他想,说不定何翠也觉得奇怪呢。再说,这是借故和何翠聊天的好机会,而不是生硬搭讪,避免了尬聊。妹妹眼中的姐姐会是什么样子?
叶立生想好措辞,以文字的方式,给何翠发出信息,简要阐述了他陪何晓的还钱过程并提出了疑问。
十分钟后,何翠的信息才回复过来,可能她在忙。对他的几个疑问,何翠一一做了解答。何翠在信息中说,冷梅确乎有精神病,主要是因为独子失踪引起的;父亲借钱一事应该也是真的,因为父亲生前嗜赌如命而又输多赢少,借钱很正常。从借钱的日期看,应该是母亲得癌症做手术的那段时间。母亲肝癌做手术花了五万多,大部分是借的。那笔钱,应该是父亲借来用于母亲做手术用的。
叶立生心中的疑问打消了,他对何晓的行为只能点赞。初次聊天,他不便多扯,和何翠闲聊了片刻,叮嘱何翠务必保密后,结束了聊天。
其实,何翠给叶立生的回复都是谎言。她十分钟才回复是因为她在思考要如何回复。
她从没听姐姐讲过父亲借钱一事,并且姐姐撒了弥天大谎:父亲小时候进学校几个月就辍学了,因为大脑出毛病,一看书就头疼。此后父亲再没念过书,终身认不了几个字,根本不会记账,相反,会记账的是母亲。